跳转至

南北朝

南北朝 (420 - 589)

南朝:

  • 刘宋: 420 - 479年,刘裕所建
  • 南齐: 479 - 502年,萧道成所建
  • 南梁/萧梁: 502 - 557年,萧衍取代南齐称帝
  • 南陈: 557 - 589年,陈霸先所建

北朝:

  • 北魏: 386 - 534年,鲜卑族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所建,定都盛乐
  • 东魏: 534 - 550年,高欢拥一君所建,北魏分割出来的割据政权,建都邺(今河南安阳)
  • 西魏: 535 - 556年,宇文泰拥一君所建,同样从北魏分割出来,建都长安
  • 北齐: 550 - 577年,东魏权臣次子高洋所建,建都邺城
  • 北周: 557 - 581年,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其子宇文觉在其侄子宇文护的拥立下建立

35. 梁武帝治国

萧梁 —— 502-557年,南朝梁,南朝第三个朝代,定都建康。梁武帝一生中曾四次舍身同泰寺,都被大臣赎回,共花四亿万钱。

伐竹沉木

499年,梁武帝让士兵砍伐竹子和木头,之后将木头打成捆扔到水里。此时南齐皇帝萧宝卷听信谗言,诛杀了很多功臣,包括萧衍的哥哥,萧衍感到危险。没过多久,萧宝卷派人突袭雍州,萧衍发动了反攻,他命令士兵把沉在湖底的木头捞出来,很快组成战船,一路东进直捣建康,很快攻陷了建康。 502年,南梁建立。

时局的动乱和儒家思想的衰落,使得老百姓逐渐向佛教靠拢,南朝宋齐两代有僧侣三万多人,到南梁翻番,有八万多人。 当时佛教在北方已经很盛行,南北双方在争正统,所以梁武帝要利用佛教,同时他也崇尚佛教。大爱敬寺、大制度寺是以梁武帝父母名义命名的两个寺院。并号召公卿百官侯王宗室信佛,等于立佛教为国教。 但同时,梁武帝并不是要让萧梁变成佛国,他同时也开始重振儒学。梁武帝在建康开设主要招收寒门子弟的五经馆,五经馆是按照儒家五经设置的学校,随后各州郡都开始设立推广儒家教育的学校。

紧接着,梁武帝又成立国子学,让皇太子等皇族学习儒家经典,他自己也会讲授。 重振儒学,绕不开对古代礼仪制度的传承,但古代礼仪制度偏重对民的教化,没有把礼和国家制度完全融合起来。汉末以来,礼和国家政治之间的关系逐渐强化,原来的礼仪制度和一些国家大礼一起被重新归类,一种新的五礼体系正在酝酿和走向成熟。礼从修身扩展到治国。

制礼

梁武帝要求建立一部能够以为永准的礼制,要求之高前所未有,梁武帝亲自过问。 最终用时十一年制定出一套包括吉、凶、军、宾、嘉的五礼体系。基本涵盖了国家、社会和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吉礼 - 祭祀,凶礼 - 丧葬,宾礼 - 各种场合见面时所遵从礼仪,嘉礼 - 婚姻、喜庆的礼仪,军礼 - 军队中的礼仪。 之后梁武帝又对佛教礼仪进行规范,制礼班子被称为“建康教团”,任务是编撰在家受菩萨戒。历时七年,完成了菩萨戒的编撰。梁武帝亲受菩萨戒,有了“皇帝菩萨”的称号。 三聚净戒:遵守戒律/做善事/一切为了众生。

五礼制度规范的是人的社会行为,菩萨戒规范的是人的心灵。

梁武帝也身体力行,勤于政务,平时很节俭,吃素食且每天只吃一顿。曾撰写 断酒肉文,下诏所有佛教徒断绝酒肉,之后逐渐演变为汉地僧人吃素的文化。

在佛儒的逐渐融合中,周礼逐渐得到传承,孔子被重新奉上祭坛。帝王祭孔始于汉高祖刘邦,之后汉代皇帝一直遵守,随着汉末乱局的开始,忠孝观念日益淡漠,祭孔不再被严格遵循,到了梁武帝重新把祭孔放在最前面。对于文化梁武帝同样虔诚,由此培育出一个文质彬彬的萧梁朝,是自西汉之后难得的文化奇观,有《文心雕龙》、《玉台新咏》、《诗品》等作品问世。 萧梁人口估计在百万户左右,人口昌盛带来的是经济的繁荣。当时仅秦淮河北岸就有大小市场一百多座。

建康的盛景让很多国家前来朝贡,前来的还有很多外国僧侣,包括菩提达摩,后来成为中国禅宗的创始人。这种交流也促使了佛教的空前兴盛。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据统计,单单梁武帝统治下的南梁,就建有佛寺2846所,仅建康一地,佛寺就超过五百多所。 最大的寺庙是梁武帝在宫殿旁边建的同泰寺

晚年佞佛

寺庙建成后,梁武帝也就此舍身寺庙,舍身不是出家,是把自己捐献给寺庙,做一些杂活。 梁武帝佞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的家族中,他的兄弟、子女出现了一些另他痛心疾首的不守伦理道德规范的事情。 梁武帝管理家庭屡受打击,这样的反差让梁武帝感到束手无策,觉得也许是自己的修行不够,便来到寺院舍身为奴。

晚年的他已经迷信佛教,把大量精力放在佛教上,在余生中四次舍身同泰寺,于是大臣苦苦相劝无果后,就用重金赎回,四次赎金高达四亿万金。这期间没有出现大臣篡权和部下叛乱的现象,可见梁武帝以儒治国取得的成功。 梁武帝最后一次舍身被赎回来的当晚,同泰寺被烧毁,后来朝代在同泰寺旧址上建立寺庙,到今天即是南京的鸡鸣寺。

547年,梁武帝第四次舍身寺庙期间,接收了北方魏人侯晶的投靠。侯晶想依靠萧梁实力来帮他夺回政权,梁武帝统一北方的想法也被点燃。 但此时在萧梁,佛教积聚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和人力资源,使萧梁国力日益衰败。 统一南北的激情模糊了梁武帝对当前形势的认识,和东魏交战大败而归。侄子萧渊明落入东魏手中,东魏要求以侯景交换。亲情泛滥的梁武帝答应了东魏的要求,侯景无奈反叛,攻入建康,包围了台城,梁武帝被困。

此时梁武帝的处境和当年被他围困的萧宝卷何其相似,幸运的是,他的人头没有被部下割掉献出去,反而之前反对梁武帝决定的很多大臣在面对侯景大军是举族殉忠。 侯景见到梁武帝时,梁武帝仍然威严有加,侯景按照梁武帝制定的礼仪行了君臣之礼。 侯景没有杀军篡位,而是把梁武帝软禁在自己的宫殿里,梁武帝失去了自己打造多年的领地。 然而在他手里获得新生的儒家思想并没有远去,而是为后人所接受,并随之发扬光大。

千古身后事,自有人评说。梁武帝终于可以安心修行了。 549年,两个月未进食的梁武帝坐化在宫殿里,终年86岁。


36.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中原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稳固政权 —— 北魏,建立北魏的是来自草原的拓跋鲜卑。拓跋鲜卑是鲜卑的一支,亦称别部鲜卑。 游牧文明遭遇农耕文明,自然产生了激烈而痛苦的文化碰撞与融合。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文化融合,拓跋鲜卑终于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迎娶母亲的妹妹贺兰氏,而在汉人看来则是乱伦之事,这样的婚俗习惯在鲜卑已经延续了近千年。初入中原,拓跋鲜卑实施胡汉分治,成功缓解了鲜卑和汉族的矛盾。北魏形成由鲜卑贵族和汉族共同执政的局面,胡风汉俗相互杂糅。 北魏的胡风汉俗要求国家在民族团结和民族矛盾的天平上时刻保持微妙的平衡,然而拓跋珪死后,天平开始向民族矛盾方向倾斜。民族矛盾的集中表现就是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建国后几十年时间内先后达八十多次。 公元423年,拓跋焘即位,进一步解决胡汉矛盾迫切地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拓跋焘即位后第三年,就修建了宏伟的孔庙,且在此建立太学,让鲜卑和汉族贵族的子女在此学习儒学经典。 祭孔是北魏统治的标志性事件之一,确立了儒学在国家政治当中的地位。儒家学说只能解决治国思想问题,北魏王朝还需要大量熟悉中原文化的大臣。拓跋焘开始大量任用汉族知识分子。中原地区已经普遍大型农业,开始屯田垦荒,经济上有了迅猛的发展。

经过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北魏王朝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国力不断增强,先后灭掉北燕、北凉,使北方重归统一。然而封建化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拓跋焘的汉化倾向造成了鲜卑贵族的不安。最终酿成了北魏第一大案,国史之域。 拓跋鲜卑进入中原后,以中原文化正统自居,自然希望用国史的形式记录自己的辉煌历程。鲜卑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的历史只能依靠口耳相传。记录国史只能依靠汉臣。 439年,崔浩奉命编写北魏国书,崔浩历经十年之久搜集资料记录拓跋鲜卑历史,因为其中记载了许多鲜卑早期不光彩的历史,招来了大臣们的不满。诛杀崔浩及其党羽成为众多鲜卑贵族的共同呼声。 450年,崔浩及其家族以及与崔氏联姻的其他望族被满门抄斩,牵连者多达三百多人,这次打击中,诸多北方世家大族遭到灭顶之灾。 拓跋焘最终为了平息鲜卑贵族的怒气,诛杀了汉人四大家族,这反而加剧了鲜卑和汉族之间的矛盾。

平城向北,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再往东北数千里,是大兴安岭,相传这里就是拓跋鲜卑的起源地。据推测,公元前2世纪,拓跋鲜卑就世居大兴安岭深处,以狩猎为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猎物的减少,最终,当时的部落首领率领部族走出大山,他们越过雪山、穿过丛林,来到了今天内蒙古呼伦湖一带,开始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涯。这里并非最终目的地,繁华富庶的中原一直在召唤着他们。

383年,淝水之战爆发,控制北方的前秦政权土崩瓦解,拓跋鲜卑趁机建立北魏政权,入主中原。国史狱后,拓跋焘在宫廷政变中为太监所杀,之后二十多年中,北魏政权一度陷入混乱局面,整个王朝甚至到了岌岌可危的边缘。 北魏第六位皇帝孝文帝拓跋宏和祖母冯太后开始在春分时节籍田,亲自参与耕种。北魏有子贵母死的制度,孝文帝亲生母亲和祖母都很早死去,冯太后实际上是一个汉人,从小注意用汉族的文化来熏陶影响孝文帝。孝文帝登基之后,农民起义仍然不断爆发,冯太后凭借自己对胡汉双方的了解,最终找到了破解民族矛盾的办法。

太和改制

孝文帝登基十三年,在冯太后支持下,开始了太和改制(北魏太和年间)。 太和改制第一项就是恢复中原实行的百官俸禄制,使汉族官员物质待遇得到提高。官员的俸禄归根到底来自于农民,农民收入则来源于土地。为了国家稳定的财政收入,需要恢复农耕。 485年,孝文帝颁布均田令,其最根本原则是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农民以夫妻和耕牛头数受田。为了对农业人口实施有效的监管,北魏又实行了三长制: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孝文帝同时颁布了新的租调制度,农民种地越多,赋税越低,从草原来到中原,拓跋贵族终于领悟到要想长久生存,最根本的依赖便是土地。

经过太和改制,北魏经济政治已极为汉化,已然成为中原地区的正统。历时六年的改革,将北魏逐步代入了太和盛世,490年,冯太后去世,24岁孝文帝开始了亲政生涯。 冯太后去世,孝文帝力排众议,宣布奉行儒家孝礼,为祖母守孝三年,这在鲜卑历史中从未有过。平城鲜卑势力过于强大,守孝期满后,孝文帝为迁都,不顾大臣反对,做出攻打南齐的决定。493年,孝文帝亲率三十万大军,并命令大部分文武朝臣随军南征,此时正值多雨季节,到达洛阳时已是人困马乏,士气低落。孝文帝借机让朝臣们接受了迁都。 494年,孝文帝正式把首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

迁都后,孝文帝带头和汉族高门通婚,至此,孝文帝汉化改革正式拉开序幕。颁布婚禁诏令的同时,孝文帝宣布汉语为官方语言。皇后也被贬为尼,此后又命令群臣不准在宫中着胡衣。此外,一百多个鲜卑族姓也改为汉姓,拓跋姓改为元姓。迁都以后,为防止鲜卑贵族再回平城,孝文帝颁布法令,将迁到洛阳的鲜卑人籍贯改为洛阳,死后安葬洛阳,不得迁回平城。并在邙山上为自己选了墓地。 孝文帝让拓跋鲜卑彻底融入华夏文明中,北方众多少数民族在其带领下,投入民族大融合的高潮中。


37. 北周武帝

公元523年,一场迅猛的起义浪潮将北魏推到了灭亡的边缘,北魏南迁后,边境的鲜卑族人被忽视,他们对汉政权有了仇恨,随之而来的是大乱的爆发。 北魏末期的大乱,还是缘于民族融合中出现的问题。历史召唤着新政权。 534年,北魏最后一个皇帝孝武帝元修无法忍受高欢的控制,离开洛阳西奔长安,投靠关中的宇文泰。关中成为魏朝正朔所在,高欢另立元善见,即魏孝静帝,北魏由此分裂成东魏、西魏两个朝廷。东魏、西魏控制北方,与南方梁朝鼎足而立,形成了南北朝的新格局。

此时,战火主要在东魏的高欢和西魏的宇文泰之间展开,然而力量悬殊,形成强与弱的鲜明对比。东魏军队是原属北魏六镇的二十多万彪悍善战的将士,西魏军队只是六镇军队的偏师,合起来不过三万人。当时东西魏以黄河为界,黄河结冰后,西魏总要凿开自己一边的黄河,防止东魏军队进攻。 543年,宇文泰亲率大军与高欢在黄河岸边展开激战,结果大败而归,宇文泰辛苦经营起来的十万大军损失了一多半,补充军力成为西魏当务之急。 关中地区鲜卑人不多,宇文泰从汉人中征收兵员,西魏贵族中汉族比重逐渐增加。

宇文泰采取的是胡汉融合政策,汉人被赋予鲜卑姓,与原来的鲜卑人地位、权利均等,宇文泰尽力吸收关中的汉族豪强加入统治集团。宇文泰也认识到了汉文化的先进性,大力提倡汉文化,较好地解决了民族矛盾,实力日益增强。而东魏采取了高度鲜卑化的政策,东魏的军队主要是鲜卑将士,支撑政权的也主要是鲜卑族力量,激化了民族矛盾,鲜卑贵族也日益腐败。 北周通过军事、土地、经济、政治各方面措施,将居住于关中地区的人叫好地捏合在了一起。

550年,高欢死去四年后,儿子高洋废黜孝静帝,正式建立北齐。 556年,宇文泰临终前,遗命侄子宇文护辅佐十六岁的儿子完成帝业。宇文泰去世后,宇文护将其子宇文觉扶上帝位,代替西魏建立了北周。宇文护任宰相,专权跋扈,引起了宇文觉及一些功臣的不满。宇文护采取强硬措施,杀掉宇文觉,另立宇文泰长子宇文毓(yù)为帝,两年多后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泰四子宇文邕(yōng)为帝。

宇文邕一开始接收了宇文护的专权,把宇文护当做至亲尊长,当做王朝离不开的顶梁柱。 563年,北周武帝举行了一场尊三老的礼仪,被尊为三老的是于瑾。周武帝将儒学作为治国根本,重视礼制。通过这样的举措,武帝向国民、朝野昭告了自己的政治方向。 564年,宇文护联络北方突厥进攻北齐,然而惨遭齐军重挫。周武帝对最大的责任人宇文护选择了隐忍,没有说责备的话。

572年,宇文邕在宇文护拜谒太后时动手杀死宇文护。

灭佛运动

龙首渠是西汉时期建造的水利工程,但到了北周时期已经作用不大,武帝重新疏通并扩建了龙首渠,在其它地方也兴建多个水利工程。为了把大量劳动力引入农业生产,周武帝采用了释放奴婢、杂户的措施。北周武帝针对农业的一系列措施,使得关中地区逐渐富裕。 北齐此时则大造佛像,此时北齐佛教造像具有超高的艺术水准,北齐政权普遍佞佛,佛寺既是宗教场所,也是经济组织,占用大量的土地和劳动人手,他们不向政府交纳租调,也不承担徭役,僧尼人数越多,国家收入越少,到北齐后主时,全国佛寺达四万多做,僧尼四百多万,此时北齐总人口不过二千万。 不止是北齐,在北周武帝前,佛教在北周同样兴盛,但急于发展经济的武帝不能允许这样的现象发生,一场“灭佛”运动势在必行。

北周武帝采用步步推进措施,567年,北周武帝安排下展开了两次全国性的大讨论,儒佛道之间的辩论逐渐成为北周的一种常态。574年,武帝又一次召开大讨论,确定三教次序为儒教在先、道教次之、佛教最后。五个月后,武帝下诏全面禁止佛教、道教的传播。此次运动只是强迫僧尼还俗,并不会杀死僧尼。 北周的灭佛运动并没有引起国家的动荡,反而使国家实力极大增强。 “只要百姓得福,我愿受地狱之苦。”

宇文护死后,北周武帝得以放手加强军队建设。北齐齐后主即位后,昏庸残暴,北齐一直推行反汉化的政策,北齐原本强盛的国力在各种社会问题的消磨下走向败亡。

575年七月,武帝亲征北齐,然而鏖战数月洛阳仍然没有被攻克,但周武帝爱兵如子、与将士同甘共苦仍使北周武帝在军事上得到了认可。 576年十月,周武帝下达第二次伐齐诏书,577年二月,北齐后主在逃跑中被俘,北齐灭亡,北方再次统一。 578年,武帝率军北伐突厥,但在半路就因身体不适返回京城。这年武帝年仅36岁。 武帝病逝十年后,杨坚遵循其北定突厥、剑指江南的战略方针,完成了统一大业。 北周武帝是历史上少有的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睿智、果敢和悲情。


38. 陈朝兴亡

548年,侯景反叛,萧衍饿死于朝堂之上。江南士族也惨遭屠戮,江南人口锐减。 出身寒门的陈霸先,兵出岭南,北伐叛乱,又拒北方大军的入侵,建立陈氏王朝,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江南重现繁华盛景。 然而,仅仅33年后,后辈陈叔宝却在亡国之时吟出“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的亡国之音。

陈武帝陈霸先出身于陇亩之中,早年以捕鱼为业。不久陈霸先来到建康,管理油库,之后升为梁朝皇室宗亲新喻侯萧映的传令官。萧映调任广州刺史,带上了陈霸先,成为主管军队的一名武官。 此时门阀制度错综复杂,寒门难有出头之日。

侯景叛乱使很多东晋时迁往江南的世家大族毁灭殆尽,叛乱之时,陈霸先率领3000广东地方兵团挥师北上、出师勤王、讨伐侯景。期间他遣使江陵,投到湘东王萧绎,也就是后来的梁元帝门下,取得了北伐的合法性。

侯景之乱后,活跃在梁朝政治舞台上的有两大人物,一个是陈霸先,一个是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太原王氏王僧辩。叛乱平定后,湘东王萧绎在江陵称帝,是为梁元帝。元帝登基后,论功行赏,陈霸先仅被封为司空,依然被排斥在权力核心之外。

北方两个虎视眈眈的鲜卑强国北齐和西魏借助侯景之乱夺去了梁朝的大量土地,梁朝已经危如累卵。此时总体国力来看,北强于南,大势已定。湖北省荆州市,是当年梁元帝称帝的江陵。 554年,西魏大军突袭江陵,梁元帝身陷重围,江陵陷落之前,梁元帝萧绎烧毁了历年精心收藏的14万卷图书,来给自己自己殉葬,自谓文武之道,尽今夜矣。史称江陵焚书。 随着江陵焚书,梁朝也灰飞烟灭,陈霸先和王僧辩迎立梁元帝第九子,时年十三岁的萧方智为帝,此时的北齐也想在江南培植一个政治代理人,他们选中了梁武帝的侄子萧渊明。在安徽巢湖,北齐大败王僧辩,迫使其答应了让萧渊明在建康称帝的要求,原本就摇摇欲坠的政治联盟,因为王僧辩的背叛分崩离析。

公元555年,陈霸先从京口举兵偷袭建康,杀死王僧辩父子,重新立萧方智为梁敬帝,自己都督中外诸军事。 陈霸先在玄武湖击败北齐十万大军,北齐自此一蹶不振,陈霸先将北齐势力赶出长江以南后,萧梁政权自然非转让给他不可。 557年,陈霸先迫使萧方智把帝位禅让给他,建立了陈朝,定都建康,是为陈武帝。从此寒族全面上位。 成为一国之君后,陈武帝不忘寒门本色,提出“务在廉平”的治国理念,和南朝士族追求奢靡淫侈之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陈朝上下为政宽广,民力得以恢复,江南一度破碎的山河生机出现。

559年,陈武帝在建康猝然长逝。陈霸先能够力抗高齐,西抗西魏,是民族英雄。在平定各地叛乱的同时,他极大削弱了江南地方豪强势力,为以后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侄子陈蒨即位,为陈文帝,文帝是南朝少有的有为之君,在位期间组织了北周南进,同时兴修水利,重视农桑。陈文帝在位期间,陈朝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国势开始强盛。北周也开始与陈朝修好。迎回了陈文帝的弟弟陈顼(xū),即后来的陈宣帝。登上帝位后陈宣帝立志北伐。

573年,陈朝十万大军渡过长江征讨北齐,收复淮南大片土地。然而形势大好时陈宣帝却命令队伍停止北伐。因为当时陈朝国力孱弱,北伐透支了刚刚恢复生机的王朝。趁着陈朝和北齐互相牵制,北周开始破冰之旅,一举歼灭北齐,577年,北周统一了北方。 未能判断清楚局势的陈宣帝开始了第二次北伐,然而在徐州之战中陈军几乎全军覆没,国力再一次受挫。582年,志在荡情四海的陈宣帝逝去。王朝交到了陈后主陈叔宝手中。

陈后主更愿意做一个诗人,他自小命运多舛,两岁时江陵城陷,他和父母一同被西魏掳走,直到9岁才回到江南。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不知稼穑艰难。陈叔宝胸无大志,乐于苟安,他雅好文学,尤其擅长宫体诗。 宫体诗的题材以吟风弄月,艳情狎邪居多,风格轻浮绮艳,纤巧秾丽。陈叔宝当太子时就聚集了一大批文人,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玉台新咏》便是徐陵为迎合陈后主而编纂。 作为君主,陈后主沉湎于自己喜欢的文学,不理朝政。陈后主宠妃张丽华貌美,陈后主对其极为宠爱。陈后主即位第二年,便大兴土木,修建迎春阁、结绮阁、望仙阁,中间以复道相通,以金玉珠翠装饰。

此时在北方,北周已经被隋朝取代。立志统一的隋文帝剑指江南。588年,隋朝八路大军同时向南朝发动攻击,589年城破国亡,陈后主粉红色的梦凋落在江南。在南京鸡鸣寺,有一口水井,叫胭脂井。相传亡国之夜,陈后主带着两个宠妃,张丽华和孔贵嫔,跳进井中企图躲过一劫。大臣纷纷劝阻,但后主惊慌之下执意下到井底。胭脂井并不是陈后主遁入的那口井,但并不妨碍人们将史实和传说附会到这口井上。身为国主,贪苟且而失威严,是后主最为历史诟病的。后主去世时,隋朝给他的谥号是炀。

南京今天看不到多少陈朝的东西,但反而虚景藏情。


39. 魏晋佛教

220年天下三分,到589年隋朝统一,370年的分裂使儒家思想不再一统天下,佛教在此时进入中国,并最终融入华夏,成为中国思想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朱士行,是中国第一个出家的僧人,公元260年,朱士行一行人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魏晋时期,佛教在西域兴盛,在于阗(tián)国的国都,每年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法会,参加法会的除过僧侣,还有贵族、百姓。朱士行要来这里找到真正的梵文佛经。

中国佛教的发展,也就是不断翻译、不断理解、不断发展西来佛教经典教义的结果,三者缺一不可,而三者的基础就是从西方求来经典。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佛陀涅槃后,弟子根据其在世时的言教,结集成佛教典籍,佛经。从公元前260年开始,佛教由天竺僧人带入西域,西域成为当时佛教的第二故乡。 到了东汉初年,汉明帝派遣使节从西域请来了两位天竺高僧,明帝下令仿造印度样式,在洛阳城建寺,寺院命名为白马寺,纪念白马驮经之功。朱士行正是在白马寺受戒,成为汉人受戒第一人。朱士行带回了中原僧人们梦寐以求的大品般若经,这部六十万的佛经是朱士行在于阗国抄写完成的,他的弟子遵循嘱托将经书送回,而他本人因为年迈没能踏上归程。之后无数僧人前往西域乃至天竺取经,无数僧人被沙漠覆盖,被雪山淹没,被大海吞噬。一场延续三百年的取经道路在陆上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上绵延不绝。这种对于更准确的原典教义的追求,是蕴含着对真理的一种追求

康僧会,中国佛教史上最早融合佛、道、儒三家思想的僧人,在三国鼎立的时代,他来到东吴弘法,受到厚待,东吴为其修建建初寺。随着大量经书运回中原,翻译佛经成为其弘法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他在中国遍览儒家道家经典,此时还是借用中国传统经典里的概念来比附佛教里的概念。

鸠摩罗什

时代在呼唤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师来为中原解惑。383年,数万名军人在长安城外集结,由前秦最骁勇善战的大将吕光率领,他要去争夺一位名震华夏的西域高僧 ——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是佛教一代宗师,龟兹国不希望将国师拱手让给前秦,于是在西域各国的支持下组成了一支强大的西域联军,坚守龟兹城,保护大师。八个月跋涉后,吕光的军队抵达城下,没用太多时间便攻下城池。此时淝水之战也同时发生,此后前秦一蹶不振,迅速灭亡。 此时折返中原的吕光大军已抵达凉州,听到消息便就地称王,鸠摩罗什也就留在了凉州。在凉州的十七年,对鸠摩罗什极为重要,在一次次的屈辱中,他被磨练地更加坚韧,对佛法有了更深的领悟。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同时也对汉文学有了兴趣。

401年,后秦主姚兴大军消灭了凉州的吕氏政权,此时鸠摩罗什已经被岁月的风沙打磨成一名真正学贯中西的老僧。在停歇了十七年之后,罗什大师再次启程。在专门为鸠摩罗什修建的巨大译经场里,鸠摩罗什为后世中国留下了金刚经等三十五部,近三百卷汉译佛经,从此奠定了中国大乘佛教的基础。 409年,鸠摩罗什长眠在人生最后一站,长安。他将传世千年的佛学经卷深邃而悠扬地呈现给这片土地,使佛教真正在中原大地上落地生根。

佛图澄

不过,无论前秦苻坚还是后秦姚兴,他们邀请鸠摩罗什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其作为国师。请外国僧人来中原弘法,在汉代就已经开始了,当时的佛教更多被视为一种外来方术,在十六国时期也是如此,而且成为一种潮流。莫高窟第323窟里,描绘了一个高僧的三个神异故事,他就是比鸠摩罗什早来一百多年的佛图澄。在西晋灭亡时,他没有南迁,而是投奔了杀戮成型的羯族首领石勒。因为坊间传说的灵异故事,使石勒对佛图澄十分崇敬,尊其为国师,由此佛教在后赵逐渐兴盛起来,血腥杀戮渐渐淡去。当时佛教在北方影响巨大,门徒多达万人,建立的佛寺也多达近千所。

一片繁华之下,问题开始滋生。僧人地位越来越高,于是许多并非真心礼佛之人为谋求各种利益开始出入寺庙,佛门变得鱼龙混杂。348年,佛图澄圆寂,此后的后赵内乱不断,北方佛教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道安、慧远

道安在和佛图澄邂逅之前,因为相貌丑陋,主要工作是干农活。道安出去游学时,因为貌丑,只有佛图澄愿意收其为徒。道安传教的特点,是不依赖于奇门异术,完全依靠佛教本身魅力来争取教众。此时北方正是群雄并起,战火连天,但对佛门的整顿已经迫在眉睫,不然佛法会被那些并非真心礼佛之人彻底毁掉。于是道安一边带领庞大的僧团四处逃亡避难,一边制定僧尼规范。 他参考经典,结合当时情况,逐渐制定出一套佛门礼仪规制。现在西安郊外的护国道安寺,相传道安曾在此居住。道安之前,出家人都跟随师父姓,道安则规定僧尼一律以释为姓。这样的整顿让僧团中少了很多鱼目混珠之人。为了保全僧团,道安不得不逐渐分散徒众,最后道安只身前去投奔苻坚寻求支持。 中国佛教净土宗创始人慧远正是当时道安的弟子。东林寺,净土宗的祖庭,坐落在庐山边。386年,处于对慧远的敬仰,江州刺史桓伊在庐山脚下为慧远建立东林寺,从此慧远没有离开过这里。 东晋权臣桓玄上门与慧远讨论沙门是否要敬王者,慧远指出出家是更大意义上的尽孝和尽忠,不久桓玄篡位成功,整顿佛教乱象,专门写信征求慧远意见,将三类僧人留在寺院中。慧远专门写了沙门不敬王者论,此后沙门不敬王者有了结论。

整个东晋十六国时期,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佛教在南北朝时期进入鼎盛。北魏孝文帝开凿的龙门石窟等都成为佛教蓬勃发展的见证。寺院和石窟的修建,也带动了佛教绘画的发展。 佛教在这段时期扮演了中西交流的重要角色,与中国文化相遇后,佛教逐渐实现了自己的蜕变,最终形成气象万千光彩夺目的中国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