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北宋 (960-1127)¶
都城 东京 (今开封)
- 太祖 赵匡胤 960年-976年
- 太宗 赵炅 976年-997年
- 真宗 赵恒 997年-1022年
- 仁宗 赵祯 1022年-1063年
- 英宗 赵曙 1063年-1067年
- 神宗 赵顼 1067年-1085年
- 哲宗 赵煦 1085年-1100年
- 徽宗 赵佶 1100年-1125年
- 钦宗 赵桓 1125年-1127年
辽 (907-1125)¶
53. 宋太祖¶
54. 澶渊之盟¶
农历十月,辽军进犯遂城,杨延昭召集全称壮年男子,向城墙浇水,滴水成冰,是为"冰冻遂城"。 这只是辽宋之间数百场战争其中一场,双方战争一直持续到结盟为止。
幽云十六州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从此契丹疆域扩张到长城沿线,中原王朝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天然防线。中原地区和辽国都认为自己是该地区的合法拥有者,后周世宗在位时大举北伐,收复关南地区。宋太祖对辽采取防御式的牵制策略,来则掩杀,去则勿追,但他并没有放弃收复幽云地区的目标,他从赎买到北伐两方面做准备。 宋太宗赵炅(guì)(赵匡胤胞弟赵匡义)继承太祖遗志,分别进行了两次北伐,但均以失败告终。太平兴国四年高梁河之战,宋太宗狼狈不堪只身逃亡涿州;雍熙三年,宋太宗再次派三路大军北伐,再次大败而归,杨业被辽军包围被俘,在辽营绝食三日殉国。杨业有七个儿子,著名的有两个,杨延玉在雍熙北伐过程中战死,另一个就是杨延昭。杨六郎杨延昭在家中实际上排行老大,率领官兵击退辽兵数百次进犯。
两次北伐失败使得北方统治集团放弃了积极主动的国防战略,开始实施全面的防御部署。而此时契丹在辽圣宗和萧太后治理下走向鼎盛,并开始转守为攻。辽朝开始采取进攻的策略。辽宋之间的边界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试探性的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两国之间酝酿着更大的暴风雨。
1004年,宋辽之间的冲突全面爆发,辽圣宗耶律隆绪和萧太后亲率大军举国南侵,揭开了澶渊决战的大幕。辽国统军元帅萧挞凛成为南侵灵魂人物,辽军兵分两路长驱直入。辽军在瀛洲遭遇了顽强抵抗,即瀛洲攻防战,最终辽军死亡三万余人,无功而返。而此时萧挞凛孤军深入,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澶州是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门户,辽宋决战在澶州进行。宋真宗赵恒在主战和主和之间选择支持以寇准等人为代表的主战派。而此时王朝却收到了出自王继忠之手的辽军主和信,于是宋朝做了谈判和战争两手准别。
宰相毕士安认为议和为真,十月宋朝派出使节曹利用出使辽朝,而此时辽军并没有停止南侵。 澶州以黄河为界分南北两城,中间以49只浮桥相连。十一月二十日,宋真宗御驾亲征,此时二十万辽军兵临澶州城下。而此时萧挞凛在前线巡视时,意外被宋守军以床子弩射中,当晚死于军中。萧挞凛的死带给辽军重大打击,主将折戟,辽军失去了军事指挥的灵魂人物,这也加速了澶渊之盟的进程。十一月二十六日,宋真宗亲临澶州北城,并登临守城第一线。
此时天雄军王钦若担心有诈,不肯派遣曹利用出使,辽又修两封求和信给北宋。曹利用到辽营后,萧太后仍坚持索回关南之地,被严词拒绝,和谈陷入僵局。十二月一日,辽朝派遣特使持国书和曹利用来到宋军大营继续和谈。寇准不想议和,提出辽无法答应的和谈条件。但真宗没有采纳,再次派遣曹利用至辽营议和。辽军见索地无望,终于议和。是为澶渊之盟。
- 确定北宋和辽朝的外交关系,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年齿论
- 划定北宋和辽朝边界,辽朝承认关南之地属于北宋,辽宋边界恢复站前状态
- 北宋每年向辽朝赠送岁币,名为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 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启互市贸易
1004年的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局面,维持了此后将近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往来,给宋辽的社会稳定发展、文化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澶州,今河南濮阳。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岁月的流逝没有遮蔽宋辽之间互通有无的商贸往来。当时的人并不认为澶渊之盟是不平等条约,三十万岁币相比庞大战争经费,不过是九牛一毛。
澶渊之盟也带来了消极影响,使宋朝当权者片面得到可以通过金钱赎买消除变换的印象。此后,宋朝当权者在国防战略上又有所退步,忘战去兵,疏于武备。这是后人必须警惕的。能战方能言和,战争与和平总是相互依存的。澶渊之盟后,杨延昭又驻守边疆数十年。
55.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56. 王安石变法¶
北宋时东京繁荣富庶,发达的都市文明居中国历朝历代之首。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时 —— 陈寅恪
然而,就在这个时期,北宋第六位皇帝宋神宗和49岁的王安石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繁花似锦的宋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纵观历史,人们对王安石本人及其变法的评价也截然相反,他是北宋灭亡的罪臣吗?
宋太祖赵匡胤夺取江山后,定下了抑制武将、振兴文教的国策,要后世帝王优待士大夫,从此宋走向了广开科举的道路。然而这个制度设计却给宋代官僚机构带来了不小的弊端。 宋代官僚数量相比唐代增加了十倍之多,导致政府分权、制度错综复杂、冗官冗吏充斥朝堂。冗官之外更有冗兵,宋代统治者采取养兵政策,每当一个地方地方矛盾激化时,就在该地大量募兵,将社会流亡人士收揽为士族,到北宋中期,这种局面逐渐恶化。
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1067年,宋神宗赵顼(xū)即位后,发现"穷吾国者,兵也",加上庞大的政府官禄开支,政府财政已经入不敷出。冗官、冗兵、冗费,这是帝国在繁华背后脆弱的真正局面。此时虽然士兵众多,北宋却频频遭受外地骚扰。这一切和宋神宗的期望相去甚多。
刚满二十岁,登上帝位的宋神宗,开始对宋朝的前途忧心忡忡。宋神宗开始不断寻觅能安邦治国的治世良臣。他首先将目光锁定在大名鼎鼎的翰林学士司马光身上,但司马光却大谈修心之要,教导宋神宗要做到宽仁、明智、英武,道理不错却失之抽象空洞,自然不是务实的宋神宗想要的。
此后宋神宗又将目光投向参与过范仲淹庆历新政的大臣富弼,请教边防事宜,得到的却是一盆冷水。此时的富弼已经垂垂老矣,和庆历年间勇于革新的富相公判若两人。史书记载,听完富弼的话后,宋神宗良久不语。
这时,宋神宗想起了自己当藩王时的机要秘书韩维,他经常向宋神宗提起王安石和其变法主张。宋神宗最后将目光锁定在王安石身上。
王安石,字介甫,江西抚州人,我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和文学家。宋仁宗赵祯年间,王安石就写了长达万字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在奏章中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地方官经历,指出了国家积弱积贫的现实,并系统提出变法主张,但没有引起仁宗和执政大臣的重视。
奏章得不到回应,王安石明白了改革的时机还不到,他性格执拗,也一次次谢绝了官府对他的任命。 宋神宗开始为王安石铺路,先后任命其为江宁府知府、翰林学士,这次王安石没有推辞,马上写了谢表。 1068年,王安石北上赴任,这时他刚满46岁,知道自己将在皇帝的支持下大展宏图。
对于大宋的困境,王安石认为财政状况不好不是当务之急,造成这种情况原因是没有善于理财的人。司马光对此却持反对意见,认为善于理财者不过是巧立名目给百姓增加赋税。王安石却说,善于理财者,可以不增加捐税就使国库充盈。 王安石所说的治国方法,即从理财入手,来改变积贫积弱的现象。这种以富国为目的的理财主张和变法宗旨和宋神宗希望改变大宋积贫积弱的目的不谋而合。最后宋神宗认为用王安石来辅佐自己再合适不过。
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全面主持变法,自此王安石变法正式拉开序幕。 王安石首先将变法重点放在解决财政问题上,对此王安石认为最好方法是促进农业生产,农业收获增多,税源自然充裕。 春天农民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需要向富户借高利贷来生存,王安石在春天将官府粮草借给农民,秋季再以小额利息收回,即青苗法。青苗法灵活地将国家代替富户,以20%利率贷给农民。这项新法是王安石变法历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法令。 然而王安石这个最得意的手笔却招致了最激烈的反对,反对者即是他的好友司马光,司马光反对聚敛,称国家不能与民争利。青苗法颁布后,司马光写了三封信,提醒王安石青苗法不过是揽财苛政,却被王安石斥为以文邀名。
青苗法从变法动机来看是好的,在王安石担任地方官时也大获成功,然而铺展到全国后,却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地方由于行政层次单一,监督管理成本低,农业贷款系统可以正常运行,王安石本人也很清廉,所以他在小范围内青苗法十分成功。 但全国范围内实施就要经过官府,就有人因为利益而钻政策的空子。青苗法颁布后,各地官员为了邀功请赏,不仅擅自提高利息钱,而且由自愿改为强制征收,变成了官方高利贷,国家成为了最大的债主。下等农户换不起贷款,上等农户也要无端承受息钱负担,由于富户还要为穷户贷款提供担保,一但穷户还不起,他们的负担就更重了,甚至变卖家产来还贷。 穷户更穷,富户也变穷了,社会反而更加不稳定。
青苗法本意在于减轻农民负担,但在实施时却走向了反面,一时间变法大失民心,百姓哀声载道。司马光罢官而去,冰炭岂能同炉。 但与此同时,朝廷财富迅速积累,1077年,宋神宗改年号为元丰。 无论是青苗法,还是之后推行的农田水利法,这些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都是王安石为了解决积贫问题主张的变法。 为了增加政府税收,缓和社会矛盾,王安石又推行了一系列压制豪强地主的政策。1071年,免疫法正式施行,不愿服差役的民众,按民户等级来定价。
免疫法实施十分慎重,前后历年三年,不过这个新法同样遭受了司马光等人的的反对。认为国家制订统一的役法政策实施过程中,富人支付前就可以逍遥役法之外,广大下户农民成为勒索财富对象,被逼得拆屋卖妻,家破人亡。
作为改革变法的领袖,王安石成为首选的攻击目标,朝野中反对王安石的浪潮也越来越猛烈。然而对于王安石来说,只要能够推动变法,任何困难都不是问题。 王安石推动变法的过程中,司马光也在给宋神宗做着思想工作,编写《资治通鉴》,给皇帝提供历史的参考、借鉴。有一次司马光就和神宗讲起萧规曹随,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景帝刘启,汉朝以清静无为的黄黄老之术治国,这是国力迅速恢复到文景之治盛世的重要原因。, 司马光提醒宋神宗,治国最重要的是不给官吏们鱼肉百姓的机会,但宋神宗始终不为所动。
在变法道路上,宋神宗给了王安石无比的信任和支持。但皇帝还是没有抵御住反对派的进攻。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北宋大部分地区陷入长达十个月的干旱,朝廷还要向流民征讨赋税。京城一个叫郑侠的官员,心有不忍,给宋神宗上了一道奏折,并且自己画了一张流民图。宋神宗看完后黯然泪下,他很痛苦也很迷惑,他想不通变法运动错在什么地方。 流民图惊动了忧国忧民的士大夫,请求罢废新法和王安石的奏折雪花一般飞来。宋神宗开始变得犹豫不决。
青苗免役两妨农,天下嗷嗷怨相公。
改革变法是为了富国强民,却给百姓带来了如此灾难。宋神宗慎重考虑了反对派的意见。1074年,宋神宗将王安石罢相。
其实王安石的新法推动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王安石变法是具有前瞻性的,但可能太过超前,远远超出当时社会可接受的限度,也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支撑。 在变法遭遇重重责难的情况下,王安石依然采取强力推动变法运动的措施,对于变法不折不挠。大肆调离、打压反对变法的官员。
实际上,变法改革触及到了社会上各个方面的利益。虽然之后王安石被重新任命为宰相,但在主持政务方面王安石明显已经力不从心,变法运动也是时断时续,新党内部权力斗争愈演愈烈。整个变法运动发展至此,已经在实践上失败了。
无论是王安石还是司马光,个人品质用当时的道德标准来衡量都是非常杰出的。为了推行新政,他打压排斥反对派理所当然,但只是降级,从不编造罪名陷害对手。甚至罢相之后,对于身陷"乌台诗案",处境危殆的政敌苏轼,依然上书皇帝为其求情。 司马光也有着政治家的大度和正派人的品格,王安石去世后,更建议朝廷后加赠恤,王安石没什么不好,就是有点执拗。
但终究道德的高尚不等于行动的正确。 历史是复杂的,对历史的评价也是经常变化的。
西夏 (1038-1227)¶
金 (1122-1234)¶
57. 靖康之难¶
1100年,宋哲宗赵煦年仅二十五岁便病逝,没有留下遗嘱也没有留下子嗣,只能从哲宗兄弟里立君。端王赵佶(jí)被向太后选中,是为宋徽宗。 赵佶并不喜欢儒家经典史籍等亲王功课,倒是对笔墨丹青有极大兴趣。宋徽宗在书画方面有卓越天赋,书法自成一格,称"瘦金书"。宋徽宗即位之初,为了取得各种政治派别的支持,采取了调和新旧两派的政策,生活方面也做了一些尚俭戒奢的姿态。然而随着新旧党争演变为你死我活的官场较量,宋徽宗不得不在新旧之间做出改革。 向太后去世后,宋徽宗政治取向随即发生变化,诏令明年改元崇宁,即崇尚熙宁之意,正式打出了延续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路线的招牌,在这个背景下,宋徽宗和蔡京等人走在了一起。
崇宁三年,宋徽宗和蔡京掀起了北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打击元佑党人的政治迫害运动,蔡京等人指定了一份元祐奸党名单,一些原本属于新党的人也被打入元祐党。 唐宋以来,有一种台谏制度来约束百官,包括宰相甚至皇帝,台官的主要职务为纠弹官邪,是监督官吏的官员;谏官则是侍从规谏,是讽谏君主的官员。自宋代开始,开了台谏合一之端,两者事权相混,谏官也拥有对百官的监察权,到了宋徽宗时代,台谏制度几乎形同虚设,宋徽宗全然不拿谏官当回事。
台谏是种脆弱的制度,台谏的力量来自于正义,台谏官相信自己是正义的,周围人也相信台谏官是正义的。
北宋经过一百四十余年稳定发展,宋徽宗即位时期进入了一个繁荣富庶的太平盛世,人口超过一亿。徽宗喜欢奇花异石,蔡京就令亲信在江浙一带搜求进献,掠夺所来奇花异石通过汴河送往汴京,十艘船编为一纲,谓之花石纲,耗资不可计数。徽宗在位二十六年见,蔡京先后四次任相,达十七年之久。除蔡京外,王黼(fǔ)、朱勔(miǎn)、李彦、童贯、梁师成等人,也在朝堂内外呼朋引类、蠹国害民、无恶不作,合称六贼。徽宗和奸臣把持下的宋王朝,黑暗到了极点。
徽宗为寻求刺激,经常微服潜至花街柳巷寻欢作乐,樊楼相传为东京七十二家酒楼之首,徽宗于此邂逅了李师师。宋徽宗君臣的极度奢靡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日趋恶化,对百姓的横征暴敛使社会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宣和二、三年,两浙、淮河等地爆发了宋江、方腊等起义。与此同时,北方女真的崛起更让北宋王朝岌岌可危,辽国此时也走上由盛转衰的下坡路,辽国末代皇帝天祚帝与宋徽宗同年即位,昏聩程度丝毫不输于宋徽宗。
1113年,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继任完颜部首领,第二年发动了反辽战争,1115年,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为金,以会宁(今黑龙江哈尔滨市阿城区)为都城。天祚帝率号称七十万大军亲征,大败而逃,辽军精锐几乎丧失殆尽,辽国内部开始分崩离析。
一位名叫李良嗣的辽国官员投奔宋朝,献计联金攻辽,收复燕云失地。宋徽宗对李良嗣的计策十分欣赏,赐姓赵。重合元年、宣和二年,分别遣使与金商定攻辽之事,是为宋金海上之盟。 宣和四年初,金军先后攻下辽中京和西京,辽灭亡已成定局。宋徽宗于是决议用兵,当年四月和七月,先后两次向燕京发动攻辽战役,均告失败。 海上之盟是北宋政府的一个决策错误。宋朝的腐朽无能被金人看得一清二楚,宣和四年底,金兵占领燕京,几经交涉才让宋朝收回燕京及其所属的六州之地。条件是宋朝不但要把给辽的岁币给金,每年还得交纳一百万贯的燕京代税钱。金兵撤退时把燕京的人口财产席卷而去,宋朝买到的只是几座空城。
第二年,降金的辽将张觉在平州起兵反金,宋徽宗利欲熏心,企图通过招诱张觉捞回平州地区,这是违反宋金协议的行径。宋徽宗不做好援助张觉并防备金兵的准备,致使张觉很快被打败逃到燕山府。宋徽宗写给张觉的委任状被缴获,前来要人,宋无奈只能杀死张觉,将其首级连同其儿子交给金兵。
宣和五年八月,完颜阿骨打去世,其弟完颜吴乞买继位,是为金太宗。宣和七年,金兵俘虏天祚帝,战争中掠夺的大量人口和财产刺激了新兴女真贵族的扩张欲望,很快金便把矛头转向富庶而无能的宋朝。 宣和七年十月,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西路由大同出发进攻太原,东路从平州出发攻打燕山,两军计划在汴京会和,同时金还派出勒索宋朝的使者。
金兵逼近汴京令宋徽宗心惊胆战,不得已颁布罪己诏,任命儿子赵桓为开封牧,随后又诏命传位于太子赵桓,即位的宋钦宗赵桓优柔寡断,在主站和主和之间朝三暮四,一天数变。 金军兵临汴京城下后,攻势凌厉但进展并不顺利,宋朝西北边军和各地驻军正纷纷来援,金军长途奔袭,孤军深入又顿于坚称之下,犯了兵家之大忌。此时只要宋朝军民勠力同心同仇敌忾,守住汴京重创敌军本是有可能的。宋钦宗却畏敌如虎,汴京保卫战刚刚开始就连派使者乞和,金方提出了极其苛刻的议和条件,政治上称臣,经济上纳贡。为求苟安,宋钦宗还是答应了下来,下令搜刮汴京金银,刮得金二十万两,银四十万两,民间积蓄已空,康王赵构和少宰张邦昌作为人质被送到金营。
正当宋钦宗因金帛不够而大伤脑筋时,正月二十日,种师道、姚平仲率泾原秦凤路边防军开到了京城,其余勤王兵也陆续赶到,宋军已达二十万人,宋军士气大振。宋钦宗又倒向主站方,并激励赞成姚平仲速战速决的想法,令姚平仲偷袭金营,结果事机不密,金兵设伏击破宋军,姚平仲畏罪不敢回城,亡命而去。种师道提出将计就计,再派奇兵截营,钦宗却再也不敢言战。金兵感觉形势不妙,不等金帛数足,取了割让三镇的诏书,以肃王赵枢代替赵构为人质,匆匆退兵。种师道请求在金兵渡过黄河时进攻,钦宗拒绝,金兵满载而归。
危机暂时解除,宋朝文恬武嬉,故态复萌。此间在舆论推动下,宋钦宗清算了以六贼为代表的一批奸臣。金军一边答应讲和麻痹宋军,一边照旧攻城夺地。同年八月,金兵再度南犯,闰十一月初二,东西两路金军再次会师汴京城下,汴京第二次被围,形势更加危急,不久东京城破。
迫不得已,宋钦宗亲自到金营议降,答应称臣,割让河北河东地区。靖康二年正月,金军先后将宋徽宗、宋钦宗扣押在金营。二月六日,金国皇帝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立张邦昌为伪楚皇帝。七日,宋徽宗等人被迫前往金营。金朝国相粘罕、斡离不分别押着宋徽宗、宋钦宗和后妃、宗室、臣僚共三千人及掠夺的金银财宝、图书典籍、百工技艺人等北归金国,北宋就此灭亡。
孟元老随流民南迁后,著《东京梦华录》。
南宋 (1127-1279)¶
58. 宋金和战¶
北宋靖康二年(1127),金兵押着宋徽宗宋钦宗北撤,傀儡皇帝张邦昌失去靠山,只得将早年被废,居于民间的宋哲宗皇后孟氏,孟氏得知皇室宗亲只剩下赵构,连忙联络并下手书让赵构集成大统。
宋高宗赵构是徽宗第九个儿子,他初登帝位,北国烽烟四起,朝中主战主和两派针锋相对。赵构明面任主战派李纲为宰相,暗地里却和主和派策划南逃。李纲精心谋划、恢复战力,宋军力量迅速增强。然而赵构对李纲的各项建议置若罔闻,甚至将其贬出朝廷,李纲在宰相的位子上只呆了75天。 之后赵构从应天府(南京)逃到扬州,宗泽连上二十四道奏疏,请求高宗还都北伐,忧愤而死。
此时,金人主战派希望以速战速决的方式至高宗政权于死地,于南宋建炎二年(1178年)再度南犯。此时赵构却将军国大事一律交由黄潜善等主和派来应付,自己却在扬州行宫里恣意行欢作乐。
金戈铁马破空来,欢声笑语尤不觉
建炎三年二月三日,金军攻陷天长军,离扬州不足一百五十里,五百骑兵马不停蹄向扬州袭来。方寸大乱的宋高宗仓皇间借来一艘小船从瓜州渡口渡过长江。由此,整个天下的重心也发生了转移。次日,扬州城破,纵火屠掠,朝廷大量财宝被金兵缴获。建炎三年,苗刘兵变,经过一系列跌宕起伏,高宗在政治上才开始变得成熟起来。他虽然怯懦,却足够聪明,开始在主站主和两派之间玩起了平衡。
岳飞¶
岳飞出身于相州汤阴的雇农之家,自幼习武,力大无穷。靖康元年,金兵南犯,岳飞目睹其残暴,义愤填膺,告别母亲妻儿,投入到抗金战斗中。 建炎三年(1129年)十一月,完颜兀术南渡长江,相继攻陷建康、杭州、明州等地,宋高宗被迫乘船飘摇海上,一直逃到温州。次年二月,完颜兀术不得不逐步北撤。到达镇江时,韩世忠率水军八千余人拦截,将十万金兵困于黄天荡。黄天荡是位于长江下游靠近建康的一段江面,河网密布、芦苇丛生,金兵对这样的地理环境相当陌生,双方相持四十余日,金兵屡战屡败,几乎陷入绝境,最后靠火攻冲出重围。 南宋朝廷命张浚收复建康,部将岳飞主动发起进攻,转战半月乘胜收复建康,由此岳飞威震天下。
由于以岳飞为代表抗战派的阻击,金兵想通过全面进攻快速灭亡南宋的企图难以得逞,改而将全面进攻改为东守西攻。在东边册立投降金朝的原济南知府刘豫为儿皇帝,建立伪齐政权,接管淮东、淮西和京西地区,建立同南宋之间的缓冲地区,企图以汉制汉。西边进攻川陕,以期控制长江上游,为迂回包围南宋创造了条件。
此时,主和派的一位重要人物 - 秦桧也登上了历史舞台。秦桧建议宋高宗南北两方各守其土互不相犯,以放弃故土停战议和来换取金朝对南宋偏安的认可。这个建议正中宋高宗下怀,安排其为礼部尚书。 绍兴元年,1131年,高宗连续拜秦桧为参知政事和右相。秦桧代表一种政策导向,宋高宗期望他能在与金议和上有所作为,在当时金仍想灭亡南宋的大背景下,秦桧多次示好收效甚微。金人继续发动对川陕地区的大规模进攻,并支持刘豫发动侵略。 绍兴二年,秦桧罢相。
随着金兵东守西攻战略的推进,襄阳逐渐成为宋金合战局面的焦点。襄阳各郡扼长江中游,逆江而上可以进川,顺流而下可逼江浙。绍兴四年,1134年春,岳飞上书朝廷襄阳六郡为恢复中原基本,朝廷采纳其建议,命岳飞出兵收复襄阳。 高宗本意是以战求和,在手谕中反复强调只准收复六郡,不准越界用兵,也不准以北伐为号召。岳飞迅速取得收复六郡的胜利,这是南宋首次收复大批失地,岳飞被封为节度使。
岳飞是继刘光世、韩世忠、张浚、吴玠之后第五位封节度使的将军,年仅三十二岁。这一仗显示出岳飞领导的军队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赢得了"岳家军"的美称。至此,金对南宋政策出现从消灭到议和的重大转变。
天眷议和¶
绍兴八年,1138年底,宋金议和,双方以黄河为界,南宋向金称臣,金同意赐还原伪齐所辖的河南、陕西等地,这一年是金熙宗天眷元年,史上又称天眷议和。汉族政权向游牧政权称臣历史上只有这一次。
此后赵构马上下诏定都临安,显示自己偏安一方的意愿。此时金朝出现了新的权力斗争,金熙宗在完颜兀术支持下诛杀完颜宗磐等人,由此完颜兀术势张,他反对将河南陕西归还南宋。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朝撕毁合议,兵分四路攻宋。完颜兀术所率金军主力在顺畅被刘琦八字军击败,岳飞趁势追击,屡败金军,收复京西广大地区,同时命令部将梁兴等人潜渡黄河,深入金军后方联络两河义军,形成东西并进、南北夹击东京的有利态势,致使完颜兀术打算放弃东京。 正当岳飞打算收复中原时,宋廷为了向金朝乞和,强令岳飞退兵,所复失地又沦入金军之手,岳飞也以莫须有罪名被处死。
绍兴和议¶
绍兴十一年,宋高宗全盘接受完颜兀术条件,议和正式达成。
- 南宋世世子孙谨守臣节
- 确定宋、金边境为东起淮河中游,西至大散关
- 南宋每年向金进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即绍兴和议,从此奠定了宋金之间不平等的关系。
风波亭是大理寺狱中一座小亭的名字,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1月27日,赵构下旨将岳飞赐死于临安大理寺狱中,妻子岳云和部将张宪被斩于临安闹市。
宋高宗杀了岳飞,夺了主战派兵权,铁了心要和金人表明自己的偏安之心。绍兴和议代价很大,南宋每年进贡给金人大量好处,但由此换来的和平局面只维持了二十年。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完颜亮率大军再次南下,高宗在陈康伯劝阻下暂留临安,仍命人备好大海船准备难逃。绍兴三十二年,虞允文指挥宋军残部阻止金军南渡,同时金人内讧,金主完颜亮被杀,金灭亡南宋的图谋归于破产。 心力憔悴的宋高宗禅让帝位,时五十五年,躲在德寿宫听天由命。德寿宫规模之大、园林建筑之精美都超过了皇宫。
忘战必危,忘战必亡。
59. 偏安东南¶
60. 东京梦华¶
61. 宋代新儒学¶
很多儒家书院鼎盛期在两宋时期
960年正月初一,黄袍加身的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军回师京城开封,胁迫周恭帝禅位。为防止武人干政,宋初制度以防弊为中心,曲尽其详,无微不至,在此影响下,官僚阶级弥漫着因循守旧的气息,反映在思想学术上,基本未脱汉唐窠臼,宋初占据统治地位的官方学术,仍然是以章句训诂为主要特点的注疏之学。《五经正义》(唐代孔颖达等奉敕编写的五经义疏著作。此书于唐高宗时成书,完成了五经内容上的统一。以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之类,依然是官方法定的经学教材,讲学取士,一本于此。
但当时,也有一项意义深远的政策,崇文抑武,作养士气的政策始终得到强调,并成为两宋时期的基本国策。文官几十个贪污所带来的祸害,也不如一个武将叛乱所带来的危害。而且文官尊儒,于社会秩序的建构有意义。到了北宋中叶,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宋仁宗嘉佑二年,欧阳修主持进士考试,阅卷时因误以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而将一份卷子取成第二,开榜后发现是苏轼,一同及第的还有苏辙、曾巩等。就此,北宋历史上一批重要的历史人物登上舞台。宋仁宗被视为继体守文之君的典范,在位期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除苏轼、苏辙、曾巩外,科举入仕的青年才俊还有韩琦、富弼、欧阳修、包拯、王安石、司马光等,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历史长河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些人以捍卫儒家政治道德,伦理规范为最高原则,崇尚名节,其中优秀者,不但成为坚定果敢的改革者,也成为振兴儒家学说的中流砥柱。
历史上通常将始于这一时期的儒学复兴称为"新儒学",也叫宋学,新儒学作为义理之学,是对支离繁琐、拘守师说的汉唐章句注疏之学的反对而产生的。
振兴儒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唐朝中后期,韩愈痛感于儒学的衰微,著《原道》一文,立排佛老,主张重振儒家道统,但韩柳等人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影响。宋代新儒学孕育于宋真宗大力推荐儒学并推荐佛道,兴起于宋仁宗通过科举取士,兴办州县之学,确立了儒学的尊崇地位,尤其是书院讲学的日臻发达和新学风的形成。随着新儒学的兴起,士大夫的自我意识也开始觉醒。儒者的使命,不仅限于关门治学,更在于通经致用,以圣人之学为指导,服务于国家、社会。1043到1045年实施的庆历新政,就是一次这样的尝试和变革。
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期间,朝廷要更替雅乐,经范仲淹推举,胡瑗来到中央定乐,后主持太学教学。胡瑗,字翼之,江苏泰州人,世称安定先生,他曾在范仲淹、滕子京的推举下,先后主持苏、湖府学,致力于学术和教育活动,针对当时科举考试严重脱离实际的弊端,他率先倡导明体达用之学。明体达用关键是体和用,以纲常名教为体,以经世致用为用。胡瑗、孙复和石介并称为宋初三先生。
在守旧派阻挠下,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上书分辩的欧阳修也被贬为安徽滁州太守,在此他写下不朽名篇《醉翁亭记》,它也是古文运动代表作,通过用不同于骈体文的,先秦两汉的古朴文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
欧阳修不但是古文运动的领袖,对宋代经学新风尚的形成也发挥了重要影响,他对先儒传注抱持的怀疑态度,实开宋人风气之先。
荆公新学¶
宋继乱世而立,为总结历史经验避免悲剧重演,也为了在强邻环伺的处境中凸显中原王朝正统地位,宋人对修史工作和以尊王攘夷为主旨的《春秋》给与了高度重视,这也为儒学的复兴奠定了基础。宋神宗熙宁二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政知事,王安石变法开始。两年后,朝廷颁布了改革科举制度的法令,废除以诗赋词章和帖经墨义取士的旧制,专以经义、论策取士,科举改革体现了王安石法先王的政治思想。王安石认为圣人之学湮没千年,先王之政废歇不举,根源在于人才凋敝、风俗败坏,因此,解决问题根本方法是尊师儒、兴学校、明经术、变科举。培养选拔精通圣人之学、先王之道的人才,从而革除时弊、移风易俗。
熙宁六年,王安石负责编纂、训释《诗》、《书》、《周礼》的三经新义颁行天下,这是新儒学发展的自然产物,也是配合变法的政治产物,王安石创立的学术流派被称为荆公新学,是新儒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传统儒学重伦理而轻本体,重文献而轻架构,重经验而轻思辨。宋儒在疑专注、辨义理之余,转而浸淫于心性、性理和天道的讲求与探究。这种风尚的形成,也是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者融合和激荡的必然结果。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认为研究经书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主张用先王之道来打破当时迷信祖宗家法的风气,推行广泛的社会政治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北宋后期,除了哲宗元祐年间之外,《三经新义》一直是官方法定的学校和科举教材,荆公新学也长期居于官方显学的地位。但是,由此新学也带上了某种文化专制主义的色彩,虽然天下士人都必须唯新经是读,但真正能够深究其旨并发扬光大者微乎其微。加上政治斗争等复杂因素,荆公新学也与熙宁变法一样,成为历史上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焦点,到南宋后,在理学家不遗余力的挞伐下,荆公新学成了异端邪说,其影响力归于歇绝。
理学起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开山鼻祖,从神宗开始宋代新儒学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由博通转向精微;由主张文以载道、经世致用,转而更重视纯理论的探讨和心性体悟,由庞杂丰富转向规范定型,学术体系趋于完备和成熟,哲学思辨水平明显提高,由此理学体系基本确立。
《太极图说》基本奠定了程朱理学的基本构架,宇宙的本元是无极,由此谈到天地万物的形成、深化,再谈到人,再谈到人的道德修养,将宇宙生成论和人性论联系起来,同时提出圣人主静的说法,主张通过主静的修养工夫,来去恶扬善,以臻于圣人的最高境界,从而将儒家学说大大推进了一步。周敦颐提出的很多命题和范畴,都被后来的理学家反复探讨和发挥,为理学的形成开辟了道路。
心传承孔孟,道学起程朱。正是由于新儒学完成了由义理之学向心性之学、性理之学的转变,宋代的学术思想才有了卓然有别于汉唐之学的全新气象。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思想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代表了宋代士大夫阶层的价值追求。 张载年少时西夏时常入境侵扰,张载一度醉心军事,想在疆场建功立业。二十一岁时曾向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的范仲淹上边议九条,陈述自己的意见。范仲淹劝其读《中庸》,张载听从劝导,苦读儒、佛、道之书,经过十多年潜心钻研,写出《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等著作,基本建立起理学思想的框架和自己的学说体系。张载的学说号称关学,在关中地区影响极大,他本人也广收门徒,成为关中地区一代宗师。
程颐、程颢兄弟是理学奠基人,他们是洛阳人,且长期在洛阳讲学,他们的学说与周敦颐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也受到张载关学的影响。据记载,二程少年时,周敦颐曾在二程父亲程珦手下做过属员,程珦对周敦颐人品学问极为钦佩,让二程拜其为师。张载则是二程表叔,曾一起探讨义理。
二程学说的主旨并无二致,但在义理的具体延伸、阐发及个人性情方面,两人有较大差别。程颢主要通过直觉体悟达成对真理的认识,对后来的陆王心学影响很大;程颐主张格物致知,主张由外知以体验内知,后来的朱熹大致沿程颐思路来发展理学。
王安石变法开始就,程颢因政见不和退出政坛,与弟弟程颐一起,每天以读书劝学为事,二人春风化雨,洛学影响延绵不绝,南宋时期的理学各派,几乎都可以从洛学中找到源流。
朱熹¶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被认为是孔孟之后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理学发展到朱熹这里形成了完备的思想体系。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江西婺源人,侨寓福建建阳。讲学地主要在建阳考亭,故其学派被称为闵学或者考亭学派。朱熹是理学道统的确立着,《伊洛渊源录》以二程为中心,把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排成理学谱系,说明理学的渊源和传承。说明二程接孟子之传,又把周敦颐尊为二程的老师,从而确立了理学的传承。 从此书开始,北宋五子成了宋代新儒学的正统,程朱理学也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居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要用天理战胜人欲。朱熹还用理在气先来论证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关系,认为他们和自然界的四季一样,是天理使之如此,天理,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三纲五常成为后期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支柱。从公元1241年开始,周敦颐、二程、张载和朱熹得以配享孔子庙亭。元代时科举考试明文规定使用朱熹的注释,这样程朱理学上升到了官方学术的地位,理学的独尊地位开始确立。岳麓书院朱熹手书忠孝廉节四块碑石,成为历代士子铭记的格言。
朱熹后来在考亭建屋,初名竹林精舍,后宋理宗赐书考亭书院,这是朱熹思想最成熟的时期,考亭书院声名远播。 晚年朱熹遭受党禁之祸,备受迫害,仍以顽强的毅力在这里著述、授课,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陆九渊¶
陆九渊是南宋时期最富思想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核心是以心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把人的道德理性自觉与自主上升为终极依据。陆九渊曾与朱熹在鹅湖辩论,争论为学的途径,朱熹侧重于泛观博览、上学下达,通过格物致知、居敬涵养来促成天理心性的显现,陆九渊认为这个是知理,琐碎不得要领。陆认为真正做学问应该发明本心,要唤醒内心的天理良知。朱熹对陆九渊的指责也反应了正统理学家的深深忧虑,陆九渊学说以我为主,有可能冲破儒家道德理性的最后防线。诚如陆氏自己所说,激励奋迅,决破罗网,焚烧荆棘,荡夷污泽。如此的豪迈新生,说明儒学内部潜伏着变革和反叛的巨大力量。
两人学术分歧严重,但并没有影响两人的友谊,纯熙八年,朱熹邀请陆九渊来白鹿洞书院讲学,还将陆九渊的讲义刻石留念。
浙东学派¶
与朱熹理学、陆氏心学同时,浙东地区的学者也异军突起,浙东学者更加侧重于经世致用的外王之学,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历史经验,强调建功立业,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事功学派。最能体现浙东学派风骨的,当属一代奇才陈亮。陈亮字同甫,号龙川,金华永康人。《宋史-陈亮传》说其"生而目有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围绕王霸、义利这一儒家学说的具有命题,陈亮与朱熹进行过多次辩论,这也是浙东学派和程朱理学之间矛盾公开化的体现,其意义远超过鹅湖之会。
朱熹的世界是先验的,强调心性道德的修养;陈亮的世界是经验的,强调经世致用的本领。两者学术路径根本不同,面对道学诸儒的指责,陈亮自信而豪迈回答"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自谓差有一日之长"。(一日之长,指自己才能更强)。陈亮的思想更代表着儒家中强调事功的思想传统。浙东地区的民风重现实、讲事功,南宋事功学说兴起与这种民风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宋代社会发展并没有引导出近代化进程,或者说这种变化由于蒙古的入侵被打断了。同样,宋代新儒学的主要着力点,也不是颠覆传统,不是为了新制度开辟道路,而是对固有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重建,同时这一思想制度本身又构成了新的传统的一部分。在中国思想史的历史长河中,理学标志着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与隋唐佛学之后的,又一个发展阶段。
虽然理学获得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在道德理性和内部秩序的重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使传统儒学得以脱胎换骨。但民族精神却失去了汉唐时代恢弘开拓的气象,在宋朝以后,宗法、贞节、孝道等观念大行其道,三纲五常的礼教桎梏益行强固。科举时文占据了士人的精神生活,使他们追求和探索新知的创造力日渐迟钝,民主与科学精神难以产生于传播,这些导致中国社会长期处于稳定却停滞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