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隋唐

隋 (581 - 618)


40. 再造统一

玉树后庭花 陈叔宝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玉树后庭花》被称为“亡国之音”,是陈后主和嫔妃们的唱和之作。 三百多年分裂后,统一是历史的趋势,然而此时的南朝由于政治昏庸,无心统一,北方则受游牧民族牵制,无力统一。天下犹如一盘乱棋,而破解这个棋局的棋子落在了一片荒凉之地。

距离呼和绍特西北25公里,大青山北麓的土城梁村,往北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和大漠,这里曾是北魏的军事要塞武川镇。而在这弹丸之地,却先后走出了北周、隋、唐三朝皇室,左右了中国近三百多年的历史。398年,北魏占领了中原大部分地区,这个由拓跋鲜卑建立的政权,将都城迁往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在长城沿线设立了一系列军镇,其中六个最为重要。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这就是著名的“北方六镇”,北魏抵抗柔然的军事主力集中在北方六镇,六镇军将具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常被特别提拔。

493年,拓跋宏迁都至洛阳后,北方六镇地位一落千丈,成为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弃儿。空间的距离扩大了政治身份的差距。六镇的军将们不但失去了往日的荣耀,镇兵镇民们甚至被归入了贱民的行列。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牢固的家族关系,使北方六镇逐渐演变为北魏最不安定的地区。 524年三月,沃野镇辖下一个戍主对下属苛刻,镇民起义,很快占领了沃野镇,揭开了六镇大起义的序幕。经过一系列军阀混战后,来自怀朔的高欢和来自武川的宇文泰主宰了北魏王朝的命运。他们最终将北魏分割为东魏和西魏两个分割的政权。中国陷入更加混乱的政治格局中,统一的希望更加渺茫。

杨坚成长

历史在黑暗中继续蜗行摸索。541年七月的一个深夜,同洲刺史杨忠的夫人吕氏诞下一个婴儿,一个名叫智仙的尼姑特地从山西度过黄河,日夜兼程来到同州,告诉杨忠此儿大有来历,不可养于俗人之家,杨忠将自家宅院辟为尼寺。 杨坚家族五代都在武川镇为武将,到杨忠时开始兴盛,杨忠身材魁梧、武艺超群、见识深远,后来追随宇文泰到了关西,在和东魏战争中战功卓著,被封为隋国公。由于杨忠常年征战在外,杨坚大部分时间和智仙度过,智仙还给杨坚起了一个佛教化的小名,那罗延,意为金刚力士。宇文泰曾夸赞杨坚“此儿风骨,不似代间人”。

在杨坚成长岁月里,西魏和东魏的战争一直没有间断,大规模战役就有五次,在一系列拉锯战中,战争的天平逐渐倒向西魏。西魏初期军事力量较东魏为弱,必须借助汉人豪强。从543年开始,宇文泰开始着手军制改革,广募关陇豪右。到了550年,宇文泰完成了府兵制的建设,将地方武装打造成了一个组织严密的系统。

在西魏府兵制的顶端,是八位柱国大将军,除过宇文泰与西魏宗室元欣之外,还有六位,即李虎、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在八柱国之下,设有十二大将军,杨忠就身居十二大将军之列。成年后的杨坚,跟随父亲加入征战行列中,此时东西魏已经变为北齐、北周,杨坚很快在战争中崭露头角,先后被授予车骑大将军、骠骑大将军,杨坚出众的才华得到独孤家族的赏识,迎娶了独孤家族第七个女儿。独孤信出身鲜卑望族,是西魏开国元勋。独孤家族是鲜卑贵族,信长女就嫁给了北周的皇帝,后来成为北周明帝的皇后,第四个女儿嫁给了李虎的儿子李昞,李昞即唐高祖李渊的父亲,一门出了三个皇后。

关陇集团

当时宇文泰会给一些汉人将臣赐鲜卑姓,杨坚家族被赐为普六茹氏。这样,一个胡汉势力相结合的政治同盟,关陇集团登上了政治舞台。关即关中,陇即陇右。杨坚迅速进入关陇集团核心。关陇集团都是府兵集团的中高级将领,整个关陇集团就是宇文泰的统治核心集团,关陇集团的意志直接表现为北周王朝的统治意志。关陇集团的出现是北朝民族融合的最后一环,魏晋南北朝四百余年,民族政策好坏是王朝兴衰的重要杠杆。东魏和北齐就是反面典型,鲜卑化的政策不仅激化了民族矛盾,北齐朝廷也逐渐腐化。很快北周灭掉北齐,在统一天下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一年杨坚36岁,因为战功卓著被晋升为上柱国。杨坚此时再一次受益于政治联姻,他13岁的女儿杨丽华被周武帝选为太子妃,北周统一北方后第二年,杨丽华成为皇后,杨坚随之晋升为大司马,距离最高权力宝座越来越近。

随着杨坚政治地位和威望的提高,周宣帝对他也越来越猜忌。为了化解周宣帝的猜疑和忌惮,杨坚请求外调为扬州(今安徽寿县),远离政治中心。580年五月,周宣帝暴病身亡,留下了年仅八岁的静帝。作为静帝外祖父,已经晋爵为隋王的杨坚,距离权力宝座只有一步之遥。为了防止北周宗室势力发生兵变,他先后将五位亲王召回长安处死,使手握重兵的地方势力派深感不安。 580年六月,宇文泰外甥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三路起兵声讨杨坚,杨坚派遣名将韦孝宽全力进攻尉迟迥,很快攻破邺城,尉迟迥自杀身亡,很快其余两路也被平定。仅用四个月,三总管之乱被彻底平定。之后杨坚将汉人将士的姓改回来,和鲜卑传统划清界限。

再造统一

581年二月,杨坚废掉静帝,从外孙手中取得皇位,建立大隋王朝。此时南方由陈朝割据,北方则受突厥的威胁。突厥是北朝末年崛起于塞北草原的游牧民族,有数十万精锐骑兵。北齐北周对峙时,双方都争相拉拢突厥,每年送上丝绸等物资。北方统一后,突厥就无法通过操纵中原内战来获取利益。突厥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几个可汗形成格局态势,对此,曾出使突厥的长孙晟提出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策略瓦解突厥各部。583年夏,隋出兵突厥,突厥战败,最终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别向隋朝示好,北朝末年的战略态势完全颠倒过来。 584年,东突厥的沙钵略可汗臣服隋朝。解决了北方的后顾之忧,隋文帝可以将目光投向隔江而治的陈朝。

自隋朝建立后,杨坚多次与文武群臣讨论平陈之策,二百多年前苻坚的教训还在眼前。他采用了宰相高熲(jiǒng)较为稳妥的建议,在江南收获季节部署隋军,影响江南的收割。同时为了分裂陈朝军事力量,杨坚采取崔仲方的建议,在武昌以西的长江上游打造战船,吸引陈朝注意,将武昌以东的长江下游作为主攻方向。587年,杨坚对长江北岸隋军进行精密部署,命令大将杨素在白帝(今天的重庆奉节)建造战船,又令人将伐树造船的余材投入长江,顺流而下,诱使陈朝调兵西上,从而转移对下游隋军的注意。588年三月,隋文帝正式下诏伐陈。

此时陈朝依然是纸醉金迷,歌舞升平。但此时北方国力的增强,已经打破了南北间的均势,北方各族人民以汉化为主流的大融合,逐渐消除了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色彩。人民向往统一、呼唤统一、支持统一。韩擒虎、贺若弼是平陈之役的两个主要角色,公元589年,贺若弼自广陵渡江,韩擒虎则从采石夜渡长江,分南北两路,形成对建康的合围之势。正月二十一,韩擒虎率大军攻破建康。攻取建康后,其余各条战线也势如破竹,到二月,岭南归顺。杨坚终于完成了再造统一的历史使命。

这是数百年来多少人梦想的目标,无论是前秦的苻坚、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还是鲜卑英雄宇文泰、一代英主周武帝宇文邕,他们都为了这个梦想的实现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这也是中华民族的夙愿,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分裂,人民对民族和睦和国家统一充满了强烈的统一。隋朝的统一,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统一,再一次将黄河、长江、珠江流域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是华夏文明的伟大复兴,也开启了随后而至的大唐王朝两百多年的承平之运。但版图的统一仅仅是再造统一的第一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等待大隋和杨坚的是更重要的使命。他需要为这片辽阔的版图注入新的体制,从根本上消除国家分裂的因素。这无疑考验着这位杰出政治家和整个民族的勇气与智慧。


41. 炀帝功过

文帝改革

隋王朝的统一并不牢固,分裂了将近四百年的中国,地方势力的极大发展导致中央权力削弱,几个世家大族联合起来就可以改朝换代。到隋朝初年,地方势力仍然威胁着皇权。隋王朝建立一年时间,就发生了四次大的叛乱,而且多数发生在新统一地区。如何消弭分裂的隐患,让王朝实现长久的统一,成为放在隋统治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隋文帝废除了地方长官就地自聘僚属的制度,一律由中央任免,因为这样容易形成地方小集团,不利于中央统一。文帝规定州县长官三年一换,下属官员四年一换,且不得连任,因为地方长官任职时间长,容易和地方豪强勾结,不利于中央政令的推行。通过这些措施,中央把地方官任命之权牢牢控制。

南北朝时期,王朝更迭频繁,地方势力各自为政。州郡县三级设置混乱,杨坚把东汉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同时,隋文帝对官制做出了重大革新,建立了以三省六部制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三省分门下省、尚书省、内史省。其中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下设有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和工部六部。在六部之下各有四司,负责具体行政任务。三省六部制把决策行政分开,通过程序的分工而不是互相的制约完成。 同时,隋通过减轻赋税、徭役、刑罚等措施,让农民愿意申报户口,通过整顿户籍,隋朝清理出隐漏人口一百六十四万,国家控制了大量自耕农,并以此为根据收取赋税。当隋朝进入一个稳定发展阶段后,国力迅速增强。到589年,国家控制的户口为七百万户左右,到文帝晚年604年,户口已经超过八百九十万户。

杨广继任 (604 - 618)

太子杨勇令杨坚失望,生活奢侈,杨坚和独孤皇后有五个儿子。除太子外,其余三个儿子出任外地,而第二个儿子杨广在二十一岁时接收菩萨戒,纡尊降贵,和僧人杂处。两年前,平陈之役完成了政治统一,但第二年,江南各地相继爆发大规模反隋叛乱,杨广受命出任扬州。如何消除江南士人百姓对新兴王朝的敌视,是一个紧迫的课题。杨广把目光投向在当地非常有影响力的佛教。与高僧交往,有利于扩大杨广的影响,收江南之名望。

开皇二十年十一月,杨坚更换了皇位继承人,废太子杨勇,杨广取而代之。604年,杨坚去世。杨坚给杨广留下了丰厚的家业,杨广即位后,次年改元大业。杨广是一位身怀远大志向的皇帝,尚秦汉之规模,处处以秦皇汉武的功业作为自己的目标。杨广首先集成和完善了杨坚创立的人才选拔制度。隋文帝下诏每周岁贡三人,确立了科举制,杨广创立了进士科,形成了秀才、明经、进士三科并列的常贡。进士科虽取人不多,但其中房玄龄等人都成为唐初名臣。

当时江南陈朝故地和北方在文化上还没有真正融合,山东地区也不安定,国家统一局面并不牢固,此外,作为都城的长安人口众多,关中物资供应不足。巩固统一是杨广重要的任务。杨广要改变这一局势,他要重新选择都城来加强对东方和江南的统治。最终他将目光集中到了“天下之中”洛阳。设计洛阳城的使命,落在宰相杨素、杨达和宇文恺身上。仁寿四年十一月,隋帝国开国以来最大的工地出现在洛阳,仅仅用时十四个月,一座巍峨的都城拔地而起。这么短的工期,是民工的苦难造成了东都的辉煌,几乎每天都有运尸体的车。杨广将工匠和天下富商迁入洛阳,洛阳重新成为古代中国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南北物资交流的枢纽。

营建东都的决定没多久,杨广又决定开挖大运河。江南经济发达程度已经到达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北方的人口和土地可以产出的财富,却不足以供养一个庞大的朝廷,加强南北之间的水路运输,成为一件迫切的事情。605年,大业元年三月,杨广征发百余万人,开通济渠沟通黄河与淮河,又发淮南十余万百姓开挖邗沟沟通长江与淮河,608年令百余万百姓开永济渠,610年下令开江南河沟通长江与钱塘江。仅仅六年时间,由四段组成的京杭大运河全部完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全场两千多公里,直到今天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大运河连接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文明,为南北政治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隋炀帝本人有和汉武帝秦始皇比绩的雄心,他曾西巡河右(右即西),这次出巡主要是为了解决吐谷浑对河西走廊的军事威胁。杨广总领六军亲征吐谷浑,丝绸之路重新打通,在吐谷浑故地置州县镇戍,这是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地方,杨广是中国历代唯一到过西部的帝王,丝绸之路重新繁荣。 隋炀帝在位十四年,曾经二下扬州,北巡突厥,西巡河右,经略西南,招抚琉球。他住在长安不足两年,住在洛阳不足四年,其余时间都在巡游,为了建立一个幅员广阔的帝国,隋炀帝始终在奔走。但这也给他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隋的速亡埋下了祸根。

开皇十八年,隋文帝曾派人反击了高丽和靺鞨对辽西的联兵进犯。公元611年,隋炀帝决心彻底解决辽东问题,这年二月杨广下诏讨伐高丽。辽东原来是汉朝的四郡地,从隋文帝开始到唐高宗,每个皇帝都会打辽东,来完成国家的统一。隋炀帝忽略了辽东半岛特殊的地理环境,隋朝军队出海作战并没有优势,最终大败,渡过辽河的三十多万隋军回到辽河以西的才两千七百人。隋炀帝很快组织第二次东征,就在高丽马上要弃城投降时,礼部尚书杨玄感扣下运往前线的军粮,起兵叛乱,直奔东都,杨广立即从高丽撤军。不到一个月,叛乱平定,但第二次征辽东以失败告终。

614年,杨广三征高丽,高丽称臣求和,大隋取得了名义上的胜利,但隋朝国内早已怨声载道,征辽大军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逃亡。全国很快形成了三个农民军集团:李密、翟让领导的瓦岗起义军,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以及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此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爆发了,大业十三年,唐国公李渊、武威富豪李轨、江都通守王世充等不约而同纷纷起兵割据一方。 616年,杨广带着萧皇后第三次乘龙舟经大运河来到江都逃难,这次他再没能重返故土。

618年,大业十四年三月十四日,叛军闯入杨广寝宫,杨广死于江都。杨广的悲剧不只是国破身亡,形象也被后世刻意贬低。

营建东都,开凿大运河,打通丝绸之路,西巡张掖开发西域,乃至攻打辽东,都是为了巩固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杨广还进一步推行政治制度改革,完善了三省制和科举制,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作为一名辛劳的帝王,杨广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制度成果。

隋炀帝,逆天虐民曰炀。

隋明帝,照临四方曰明。


唐 (618 — 907)


42. 贞观之治

太原留守李渊长期得不到炀帝信任,李世民劝说下李渊起兵,短短半年统率超过20万军队,618年三月,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同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改国号为唐。 唐高祖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两个月后,李渊被迫交出兵权并下诏退位,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改年号贞观。此时李世民面对的是百废待兴的唐朝。

李世民善于纳贤由来已久。 当时朝中有三种力量,一种是唐高祖旧臣,大多出自关陇贵族;第二种是李世民做秦王时的部下,房玄龄等;第三种则来自民间,特别是参加了隋末山东地区武装力量的人,他们能正确地分析形势。 李世民重用玄武门之变时支持太子的魏征,他懂得治国理论、了解社会现状。兼听则明,贞观年间形成了兼听纳谏的良好风气,二十多年间进谏官员多达三十多人。

独断等君主的欲望,是可能影响国家的。唐太宗夺权两个月后,亲自主持了一次题为自古理政得失的辩论,封德彝等山东士族认为应该继续实行高压政策;以魏征为代表的普通地主阶级出身的官员,这些人是反隋的力量,他们认为大乱之后民心思治。 李世民总结隋炀帝灭亡的三大原因:

  1. 大兴土木,广置宫室
  2. 搜罗美女,淫乐无度
  3. 东征西讨,穷兵黩武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为了不重蹈隋朝覆辙,李世民经常和大臣讨论如何治国,强调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李世民定下了抚民以静的策略,形成了一整套以民为本的思想,并转化为一系列具体政策,君臣论治的主要内容则记录在《贞观政要》一书中。一个清明社会的出现,必须以法治作为基础。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组织编纂《唐律疏议》,对执法李世民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治的另一面是教化,李世民将死刑的终审权收归中央。贞观年间,每年正月二十一,皇帝会换上短衣便鞋亲自下田耕种,贞观三年唐太宗下令恢复藉田仪式,并且不在农忙时节征发兵役。为了加强水利建设,唐太宗整顿治水机构,贞观年间仅《新唐书》记载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有27个。

农业社会,发展经济还有一个重要条件 —— 人口。隋末战乱,人口锐减,唐高祖武德年间,全国人口仅存二百余万,李世民即位后,迅速增加人口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唐太宗鼓励生育,鼓励寡妇再嫁,并从突厥赎回一些人口。唐太宗规定男二十女十五为法定结婚年龄,对生男丁的家庭加以鼓励。

社会初定,经济恢复,唐太宗终于可以开始解决变换问题。唐在北部、西部边疆征战中取得胜利,稳定了边疆。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赞干布。很多外国可汗臣服于大唐,昭陵十四蕃。贞观时代,唐朝版图超过西汉时期,中国版图东至东海,西至新疆,南至越南,北抵蒙古大漠。

李世民设文学馆,弘文馆,罗致贤才人士,搜集整理经籍图书,他十分强调历史经验对当前的影响,《晋书》、《北齐书》、《周书》、《梁书》、《陈书》、《南史》、《北史》、《隋书》,《二十四史》其中八部史书,是贞观年间在李世民主持下完成的。武将出身的李世民坚持偃武修文的治国方略,不仅促成全国大兴文治,自身也读书不辍,贞观一朝的文化发展便水到渠成。

贞观十七年,魏征逝世,对于唐太宗是十分沉重的打击,他宣布罢朝五日,令文武百官都参加魏征的丧礼。

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

贞观后期的李世民有所松懈,出现渐不克终现象,他对当时的大臣,特别是一般出身、来自山东地区的大臣的疑忌越来越重,越来越看重关陇贵族的大臣。造成高宗初年,关陇集团的一统天下。李世民晚年健康状况不佳,加上太子废立和征讨高丽失败,致使情绪低落诸病缠身,贞观二十三年五月,病逝于翠微宫,年仅五十二岁。 太宗驾崩,万念同悲。 遗嘱中,他要求丧事一切从简,直到生命最后一次,他仍大体上坚持约己克俭。 贞观之治彻底落下了帷幕。

李世民对于中国古代政治理论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以民为本等提法超越先古,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爱民如子,从善如流,自省内敛,求贤若渴,崇尚简朴,克俭制欲。《贞观政要》的作者吴兢,曾经将贞观之治当做旷古第一盛世。贞观时期的中国,是历史上少有的和谐社会,在皇帝自身德行、君臣君民之间良好关系,乃至民族关系上,都给后世树立了崇高的标杆,留下了珍贵的遗产。


43. 武则天

中国历史长河中,只有一位女性,在男权社会里成为皇帝。 洛阳龙门石窟中最著名的一尊佛像,卢舍那大佛传说即是按照武则天容貌所塑。638年,14岁的武则天被召入皇宫,离家时母亲哭着诀别,武则天则显得非同寻常: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

武则天父亲武士彟(yuē)本为商人,为唐朝建国立下功劳,晋升为工部尚书,11岁时,武则天父亲便去世了,异母兄长对她很不好。过早体会世态炎凉的她想要突破家庭的束缚,宁愿到深不见底的皇宫中去奋斗。 入宫后武则天地位并不高,仅为才人。唐嫔妃制度,除皇后外有四妃,贵妃、淑妃、德妃和贤妃,四妃之外有九嫔,第一等为昭仪,九嫔之下是婕妤九人,美人九个,才人九个,之下又有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位。

武则天驯马,太宗似乎也感受到了暗暗杀气,十二年时间里武则天一直试图有所突破,但毫无结果,地位没有得到任何升迁。 649年,唐太宗病逝于含风殿,皇帝死后,没有子女的嫔妃一律到感业寺做尼姑。唐太宗病重时,武则天和李治一起服侍,相互之间产生浓浓爱意。650年,唐太宗周年忌日时,李治到感业寺行香祈福。武则天终于见到了李治,李治也同样想将其接出。 王皇后知道此事后,为了对付萧淑妃,建议皇上将武则天秘密招入宫中,以为可以为她所用。

入宫后,三千宠爱集于武则天一人身上,很快她被晋升为昭仪。王皇后终于受不了了,开始联合萧淑妃来对付武则天。王皇后背后,是支持唐朝政权的关陇集团,唐太宗临终前的顾命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即是代表。李治和武则天想以和平方式笼络长孙无忌等人,但无法奏效。为了对付关陇集团,李武开始扶持新兴势力,一批依靠科举入仕的新晋官僚开始在政治舞台上展露头角。双方争斗到了最后关头,手握兵权的元老重臣李勣(jì)在奏章中说,立皇后为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唐高宗听从建议,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此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被相继贬杀。这标志着自西魏北周以来关陇集团统治的终结,也标志着中国古代皇帝-贵族政体的终结

655年十月,武则天被册立为皇后。经过十七年坎坷与抗争,武则天登上了女人世界的最高峰。李治身体不好,将朝廷的一些事情交给武则天处理,武则天处理得当,李治开始委以政事。武则天也开始组建自己的权力网,她招纳许多文学之士,组成自己的智囊团,称之为北门学士。 674年,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二人共掌朝政。武则天在用人方面做得很出色。即使如此,675年三月,当高祖准备逊位于武则天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法接受由一个女人来做皇帝,包括宰相郝处俊在内的朝臣不顾一切反对,唐高宗只好中途作罢。 683年12月,唐高宗病逝于洛阳宫。684年,太子李哲(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

唐中宗不顾法度破格提升皇后之父韦玄贞,这件事强烈刺激了武则天。她召集百官下达太后令,将唐中宗废为庐陵王,改立幼子李旦为皇帝,为唐睿宗。自己则由幕后走到台前,牢牢掌握了朝廷大权。 武则天临朝称制第二年,扬州徐敬业叛乱爆发,很快被镇压。越王李贞等李唐宗室诸王在各地同样发动了武装反抗,同样被轻松镇压。在平叛兵变的过程中,武则天证实了自己在政局中的绝对优势,找到了自信。接着,为进一步巩固地位,对官吏的整治行动也逐渐展开,武则天创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举报箱,只要有告密者臣子们不得过问,必须提供驿马让其抵达皇宫。真的破格重用,假的不予追究。由此滋生了一批令人不齿的酷吏。通过种种非常手段,武则天逐步逼近了皇帝宝座,但武则天遇到了一个难关 - 人心向背。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在儒家政治传统里女性做皇帝是无法想象的。

688年,武则天侄子武承嗣暗中派人选了一块特殊的白石,并在上面凿上文字,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派人呈给朝廷,自称在洛河中偶然获得。一系列宣传造势之后,普天之人都知道了宝石之事。此后各地祥瑞不断,五色鸟、祥云、白狼、蒲昌海(今罗布泊)清澈见底。 武则天要借助吉瑞,让民众相信她是天命所至。史料记载,武则天主持修建了重要的礼制建筑 - 明堂,顶部设计有高达一丈的铁凤凰,外面涂有黄金,武则天还取名为万象神宫。武则天还需要更高层次的理论和信仰支持,佛教给与了她新的启示。 690年9月,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百姓九百余人上表,请改国号为周,武则天假意不答应,但擢升傅游艺为给事中;一时间六万余人都仿照其举动,上表请武则天改国号,甚至包括皇帝李旦本人,武则天无论如何不能再推辞。

690年,武则天选择九九重阳节作为登基吉日,将唐朝改为周朝,她本人成为周朝皇帝,尊号为圣神皇帝。六十六岁的武则天走上了权力最高峰。 武则天开始亲自主持修撰姓氏录,有效拉拢了中下层官吏,进一步打破了门阀制度。她广开仕进之门,不只是低品官员,宰相的任命也不断打破常规,甚至一些五品六品官员可以直接被任命为宰相,破格提拔的官员们对武则天感恩戴德。 科举制度上,武则天也有两项新的举措,一是大开制科,由皇帝临时确定科目,下制进行考试,一般人和在职官员都可以参加,给沉寂下僚的优秀人才开启了迅速升迁的道路;二是创设了武举,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便是武举出身。

武则天打破门阀制度,魏晋以来崇尚门第的贵族政治从此一蹶不振,她把政权向普通平民开放,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称得上武则天对中国历史的巨大贡献。在统治稳定后,社会秩序恢复正常。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在武则天统治时期,人口大量增加,疆域空前拓展,基层社会安定,文化高度繁荣,生产力得到大幅提高。武则天为开元盛世储备了大量人才。

接班人竞争,主要在武则天侄子和儿子之前展开,武承嗣和武三思是武则天家族后辈中最为出色的,武承嗣谋取太子的呼声变得非常高,此时睿宗李旦已经被降为皇嗣。宰相狄仁杰问武则天,儿子和侄儿相比谁更亲,武则天晚年不能不考虑自己身后荣辱,只有立自己儿子为接班人才能保证自己永远受到祭祀。武则天取消了立武氏兄弟为太子的想法,将庐陵王接回神都洛阳。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武则天的心情是苍凉的。

701年十月,武则天回到长安,改元为长安元年,这是她移居洛阳后二十年来首次西返长安。武则天令皇太子改为武姓,并召集武三思和皇太子等人在明堂盟誓,昭告天地将永远和平共处,又安排李家和武家通婚,以便亲上加亲,不至于在自己死后兵戈相见。此外,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又结成新的权力集团,对太子继位构成巨大威胁。 705年正月,在武则天有一次病重时,宫中发生病变,张柬之发动政变,率领队伍直奔武则天所在的迎仙宫,杀死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政变官兵包围武则天长生殿,要求传位太子李显,并将武则天软禁起来,移宫于上阳宫。武则天几十年营造的武周王朝烟消云散。

就像禅宗之顿悟一样,经过致命打击后,武则天却在弥留之际悟通了人生。所有的权力富贵都是过眼烟云。八十一岁的她想要安息,重新做回大唐的皇后。武则天临终前留下遗嘱,去帝号,改成则天大圣皇后,与唐高宗合葬。并主动提出让王皇后、萧淑妃的后人全部恢复旧业。一辈子好强到极点的武则天变得平和了,她和世界和解了。留下的无字碑,似乎是什么也不说了,又似乎有永远说不完的传奇往事。


44. 开元盛世


45. 安史之乱 (755 - 763)

李林甫进谗,张九龄罢相,谪居荆州,有诗云,“白云在南山,日落长太息”,南山指君主,白云指奸佞,白云遮住南山,自己只能无奈叹息。

也是这个阶段,唐朝宰相逐渐独立于三省之外,拥有决策权、行政权,越来越独揽大权

李林甫有出色的行政才能,这时唐玄宗开始深居宫中,他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李林甫也是奸臣,口蜜腹剑,排除异己。李下场也不好,在病死后,就被杨国忠诬陷谋反,玄宗下令将他从棺椁里拖出,不许以宰相礼下葬。

在这个阶段,治国人才缺失,没有很好地培养人才。

杨国忠是杨玉环堂兄,公元752年,杨国忠接过李林甫权杖,将不听他摆布的官员全部贬逐,奸臣当道,天下大乱,百姓遭难。

杨国忠能到朝廷做官,是和杨贵妃有关系的;但能被玄宗重用,在于他理财的才能。

开元后期,贪图享乐开始成为整个社会的风气。

安禄山体重大,精于胡旋舞。年轻时很善于做生意。认杨贵妃作母。公元721年,唐的九大节度使基本设立完成,节度使军队占全国军队一大半。天宝末年,安禄山同时担任三个地区节度使,统率15万帝国精兵。此时中央只有七八万人、未经训练的皇帝禁卫军。

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以讨伐逆贼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 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龙袍加身,建立燕帝国,自称大燕皇帝,改年号为圣武。 之后不久,安禄山攻入长安,玄宗出逃四川,马嵬坡士兵兵变,杀死杨国忠及族人,逼玄宗赐死杨玉环。

太子李亨留在长安,并率兵抵达朔方,并即位,即唐肃宗,这是唐玄宗政治生命的结束,也是唐王朝平叛的起点。

安禄山被儿子残忍杀害,同年郭子仪收复长安,之后收复洛阳,唐玄宗回归,百姓夹道欢迎,并没有责怪唐玄宗。

将安史之乱和杨贵妃联系起来,是为尊者讳,帮助不负责的皇帝开脱。

公元761年3月,史思明同样被儿子史朝义杀害,763年,史朝义北逃契丹途中被迫自杀。 历时七年零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而在这之前六个月,唐玄宗病逝。

安史之乱后,唐朝内部藩镇割据,外部边患不断,夷夏之辨开始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朝野上下开始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46. 中晚唐的困局

藩镇割据

763年,安史之乱平息,此后的唐王朝在长达一个半世纪内努力重建,试图恢复盛世辉煌,但最终也无可奈何地走向衰落灭亡,中晚唐面对的是怎样难解的政治困局呢?

756年,唐玄宗逃离长安,李亨即位于灵武,762年4月,玄宗肃宗先后去世,即位的唐代宗为迅速结束叛乱,不得已对安史降将采取妥协政策,对幽州、魏博、成德、相卫四个藩镇予以安慰。相卫镇后来被魏博镇所并,即河朔三镇。三镇名义上服从朝廷,实际则各自用兵,自署官吏、截留赋税,成为割据一方的军事政治实力。同时一些参与叛乱的唐将也纷纷邀功请赏,有的升为节度使,唐朝节度使由边镇扩及内地,形成越来越严重的藩镇割据局面。藩镇割据也是安史之乱后唐面临的最大困局,中晚唐一百多年,一直贯彻着中央政府和地方藩镇之间你死我活的较量。规模最大的是德宗和宪宗对藩镇的两次用兵。

779年,代宗之子唐德宗李适(唐朝第十代皇帝)即位,德宗一改其父纵容藩镇的政策,不惜使用武力讨伐藩镇,然而因为财力不逮而心有余力不足,因此德宗在全国推行两税法,其原则是户无土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改变了历代赋税制度中以人丁征税的制度,从此按财力大小分配赋税负担成为唐以后历代税法的原则。 然而藩镇率先发难,781年,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继位,要求朝廷予以追认,当时节度使父死子继已经成为普遍惯例,然而德宗早已打定主意拿其开刀,拒不承认其世袭权。李惟岳不悦,和魏博镇、淄青镇、山南东道联合起来抗命中央,史称“四镇之乱”。德宗命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率兵征讨。次年正月,李惟岳部将王武俊杀李惟岳向朝廷投降。然而王武俊随后又和魏博节度使田悦、幽州节度使朱滔互相勾结对抗朝廷。十一月,三镇节度使联络平卢节度使仿效战国诸侯割据,演出了一场称王闹剧。李希烈居功自傲,要求扩大辖区被拒绝,联合成德、魏博、淄青褚镇反叛,叛乱局势进一步扩大。德宗下令淮西邻道诸军攻讨李希烈,却不料引起了一场更大的灾祸。

783年十月初二,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五千军兵冒雨抵达长安,朝廷却一无所赐,军兵愤怒杀进长安,德宗出逃奉天,即泾原兵变。叛乱军兵推举原泾原节度使朱泚称帝,李希烈也随之称帝,加上当时河北、山东四镇称王,这就是德宗一朝四王二帝事件。至此,藩镇之祸,至极。德宗不得已下罪己诏,赦免田悦、王武俊】李纳等人之罪,命唐军集中力量征讨朱泚和李希烈,最后依靠李晟率领的唐军收复长安,朱泚和李希烈先后为部下所杀。四王二帝事件至此结束,叛乱勉强得到平息。

德宗一朝,既是藩镇势力最猖獗的年代,打击藩镇割据亦用力最猛。但政治局面并没有得到太大改观。

德宗去世后,顺宗在位不过八个月,因病被迫禅让,其嫡长子李纯即位,是为唐宪宗。李纯同样无法容忍藩镇割据局面的存在。 三镇中魏博对朝廷威胁最大,元和七年(812年),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暴死,其子年幼,大权落入家僮蒋士则手中,不久其堂侄田兴被军队拥立,他立即宣布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宪宗赐名弘正。历经四代五位节度使的魏博镇在和朝廷对抗半个多世纪后终于归属朝廷。元和九年814年,吴元济接替其父淮西彰义节度使职务,立即与朝廷叫板,气焰嚣张。第二年,宪宗下令16路兵马夹击淮西,从而打响了中晚唐所有削藩战中最为激烈的一仗。 战争初期,由于用人错误,朝廷一败再败,前线陷入混乱。朝中群臣纷纷请求罢兵,宪宗却毫不动摇,裴度被任命为宰相,担负起领导讨伐淮西的重任。李晟之子李愬被任命为唐邓节度使继续讨伐吴元济。裴度和李愬精诚团结,唐军讨伐淮西取得重大进展。《资治通鉴》中《李愬雪夜入蔡州》讲的便是李愬带兵奇袭吴元济的经典战役,吴元济投降。

唐宪宗时期最终统一了全国,但实际上主要消灭了淮西的势力,对河北藩镇并没有彻底消灭,只是摄于唐王朝当时强大的态势不得不投降,韩愈为之著《平淮西碑》。后来的史家把这一统一时期称为元和中兴

然而元和中兴只是行将灭亡的大唐帝国的回光返照。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李恒即位。同年七月,幽州军乱,揭开了河朔再叛的序幕,形势突然变得不可收拾,七月底,成德军乱,田弘正与其家属将佐300多人遇害,第二年,其子田布也被逼自杀。至此,河朔三镇再次脱离朝廷控制,此后唐廷承认了藩镇割据的现状,再无平定的打算。

朋党之争

宪宗在位时已关注群臣结党倾向,并多次与宰相讨论,但均无力解决。宪宗之后的皇权更加弱化,终于出现了影响朝政四十余年的朋党之争。争斗起因于宪宗元和三年的一次制策考试,应试的牛僧孺、李宗闵等人,在对策中指斥时政,言辞激烈,被考官录取。当时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为相,认为对策的矛头针对自己,对及第的牛僧孺等人不予任用,双方由此结怨。在互相倾轧的两党中,以牛僧孺为首,谓之牛党,李德裕为首,谓之李党。朋党之争又被称为牛李党争,牛李党争成为唐朝后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成为摧毁唐朝政权的又一股重大力量。 斗争的高潮出现在文宗朝,先是牛党掌权排斥李党,接下来是李党掌权排斥牛党。从此,双方在朝议事更是互相攻讦,闹得不可开交。

文宗去世后,两党之间的争斗还在升温,武宗继位以李德裕为相,将牛僧孺、李宗闵等远贬南方,宣宗继位,牛党得势,将李德裕远贬崖州(今海南琼山东南),850年,李德裕病死贬所,党争以牛党胜利结束。

宦官专权

牛李两党背后,都有宦官集团的支持。事实上,导致唐朝中后期朝政腐败的更大问题,正是宦官专权,这是更难破解的困局。宦官内部也有不同派系的斗争,这些斗争和外朝官僚党争纠结在一起,给中晚唐政治带来巨大危害。

相比汉明,唐朝宦官影响尤为严重,因为唐朝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 —— 神策军。在泾原之乱中,德宗仓皇出逃,情急之下召禁军护却无一人至,最后只有宦官率左右随扈。德宗顺理成章地认为宦官更为可靠,将十万神策军指挥权交由宦官,这是宦官掌握军权的开始。宦官和皇帝本身利益是一致的,神策军的建立使中央有了一支稳定的、常备有战斗力的军队。开始时,宦官对军权干预主要以监军使身份出现,不能完全掌握军队,德宗将军权彻底交给宦官,则是自掘坟墓。宪宗时期,宦官权力继续扩张,宦官担任的左右枢密使成为皇帝和宰相之间的枢纽,此外,宦官掌握了神策军外的其他禁军,宦官成为政府实际的统治者。

唐后期几乎所有皇帝的废立生杀全部被宦官掌握,宪宗、敬宗都死于宦官之手,其他八个皇帝都由宦官拥立。朝臣和宦官斗争被成为南衙北司之争,这样的斗争同样在文宗时期达到高峰。宦权是皇权的异化。

第十四代皇帝唐文宗李昂试图挽回父亲穆宗在位时造成的不利局面,为了消除宦官的警觉,启用了和宦官关系密切的李训为宰相,郑注为凤翔节度使。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早朝时,金吾大将军韩约奏报石榴树上夜降甘露。文宗先遣朝臣,后遣宦官前去查看,韩约等人将金吾兵埋伏起来,准备将宦官一网打尽。然而被仇士良等宦官察觉,他们逃到大殿挟持文宗,随后派神策军出动捕杀李训、郑注并众宰相,血洗长安城,屠杀后朝列几乎为之一空。是为甘露之变,自此宦官专权已不可逆转。仇士良完全把持朝政,文宗成为傀儡。

藩镇割据、朋党争斗、宦官专权,三者犬牙交错,共同交织成毁灭的力量,将陷入困局的唐王朝一步步推往灭亡的深渊。

咸通年间,关东连年干旱,农民起义爆发,874年,王仙芝在长垣起兵,不就黄巢起兵响应,起义部队出山东转战淮南荆襄,不久王仙芝战死,黄巢成为起义军领袖。广明元年 880年,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城。 黄巢新政权国号大齐,象征平均。然而起义军成为各藩镇攻击的对象,不久黄巢被迫撤出长安。中和四年 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看见兵力全部丧失,知道败局已定,拔刀自刎。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此后,唐王朝在风雨飘摇间苟延残喘了二十余年,此间,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依然存在,且愈演愈烈,最终终结了唐王朝的历史。 903年,朱温引兵入长安杀尽宦官,904年杀昭宗,次年杀宰相裴殊及大臣三十余人。907年朱温称帝,改国号为梁。

王朝的灭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根本原因之一在于由于经济的发展、土地的集中、制度的凝固。 在基层社会形成了大地主,在朝廷形成了大官僚这样的政治利益集团。这些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反对一切 有利于民生、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的改革,不以百姓心为心,不以民为本。这是王朝衰亡根本原因。


47. 世界都会长安

8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流光溢彩的黄金年代,唐王朝的都城长安是各国使臣不顾生命危险也想到达的地方,是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城市。 自西周在长安建都后,先后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

汉长安城遗址是目前中国保留最古老、最完成的都城遗址,通过遗址可以窥见当时汉王朝的辉煌。公元581年,杨坚称帝,建立隋朝。当时的长安城饱受战争破坏,规模狭小,凋残破败,官民杂处,加上渭水南侵,城市排水系统毁坏,加上大量抽取地下水,水皆咸卤,不甚宜人。杨坚决定迁建都城。营建新城的工程由著名的建筑大师宇文恺主持,作为副监,那时只有二十七岁的宇文恺全面负责了新都城的设计及营造。他实际考察了汉以前的都城布局特点,走遍长安四周,实地踏勘,最终选定了汉长安城东南、龙首原南麓这一大片开阔的风水宝地。

工程进展非常顺利,仅历时九个月,一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新都便拔地而起。因隋文帝早年曾被封为大兴郡公,新都便以大兴为名,第二年隋文帝正式迁入大兴城。到了唐代,长安城进一步拓宽,名字又变为长安,即隋唐长安城。长安城总体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宫城、皇城和京城。京城又称外郭城,主要是居民住所所在的里坊,以及东市和西市;皇城主要是朝廷的各种政府机构;宫城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之处,包括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 长安城的设计体现了中国古代宇宙论的图示,太极殿正对着北极星,象征着天子上应天帝,受命治国。太极殿前承天门外的大街,被称为承天门街,从承天门经过皇城正门朱雀门,到外郭城的正门明德门,这条笔直的中轴线也构成了一条国家礼仪的延长线。一些礼制建筑如太庙等,对称地分为两边。 可以说长安营造之初,是为了体现新王朝正统性而建设的宇宙之都、礼仪之都。

长安城的规划和设计,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也奠定了此后中国都城设计的基础。此后所有的中国都城都有共同特点,都是被四面墙包围,街道都是南北向和东西向,俯瞰像是巨大无朋的围棋盘,这是传统天圆地方理念的体现。 中国都城主要是军事中心和政治中心,是围绕着皇权、宫城来设计的都城。

隋唐长安的规模很大,据考古工作者对遗址的实测,长安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2米,周长36.7公里,规模巨大,总面积84平方公里,隋唐长安几乎是明代长安的6倍,也是同期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的6倍,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7倍。大明宫是唐高宗之后大多数唐朝皇帝日常起居听政的地方,总面积320公顷。相当于3.5个北京故宫。

王维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诗句,描写的正是唐朝皇帝在大明宫接见外国使臣的壮观场景。长安城内南北向街道11条,东西向街道14条,其中连通城门的街道是城内的主干大街。宽度大多在100米以上,长安城的人口在当时达到了100万,是当时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城市。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对于一座特大型都市而言,居民用水的保障,生活污水的及时排泄必不可少。长安城在建设上,采取了当时最先进的供排水系统。宇文恺建城时巧妙利用自然地理条件,在城东修筑龙首渠以引来浐水,城南修筑永安渠引入洨(xiáo)水入城,其后,唐在隋的基础上继续扩建,长安城供水工程日臻完善。城外修建的护城河,不仅是军事防御工程,同时也成为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安城的街道中间高两边低,水会流到道旁的壕沟中,此外排水系统还有渗坑和渗井,渗坑的水再排到小的排水沟,再排到大街上的排水沟,再流到城壕之内。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长安已经具备了完善的城市功能。在唐初,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制,纵横交错的街道将长安的外郭城分为108个里坊和东西两市。居民区坐落于一个个里坊之内,每个里坊都设有里正,负责早晚依据鼓声启闭坊门,到了晚上大街上即空空荡荡,违规夜行会受到巡夜金吾的盘查,有着浓厚的军事堡垒性质。 为满足居民衣食住行,劳作、休闲、娱乐需求,里坊内建有旅馆、当铺、青楼等各种建筑,大大小小的寺院、道馆也散落其中。 东市和西市分别位于皇城的东南和西南,街道两旁店铺林立,繁华异常,集中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当。

随着经济发展,坊内逐渐有了各种商业活动场所,其热闹程度甚至逐渐超过了东西两市。到后来,还出现了夜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工商业发展起来,自然要冲破里坊制度,到唐代后期,沿街开商店、坊墙被推开种种,使得原来具有浓厚军事性质的一个城市,开始发生了一种本质上的变化,一种由文化经济发展引发的变化。 唐王朝的开放政策使得长安城十分繁荣,是当时东方世界中的最重要的商业和贸易中心,吸引全国各地百姓、四面八方的外国使臣、商人等如潮水般络绎不绝,蜂拥而至。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规模的国际化大都市,长安的人口结构可能是最为复杂的,这里既有皇帝和百官组成的中央政府,有庞大的军队,有本地的居民,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官员、士人与商贾,更有各国的使节、商人、留学生、传教士等。 长安文化昌盛,人文氛围浓烈,换发着无穷魅力。肤色殊异、衣饰多彩的外来人口,也造就了长安城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在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还是在服饰、游乐等社会风俗方面,盛唐文化都受到异域文化的巨大影响。

城市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虽然长安规模宏大、坚固无比,却并没有历久长存。从9世纪到10世纪初,长安经历了多次兵灾战火,公元904年,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长安城宫室、城垣与坊市受到极大破坏,辉煌壮丽的长安城几乎变成一片废墟。原来面积达84平方公里的长安城缩小到了5.2平方公里,仅相当于原来的1/16。

曾经煊赫三百年的世界都会,犹如韶华逝去的美人,繁华尽落,仅剩下断壁残垣,留给后人凭吊。


48. 吐蕃兴衰


49. 敦煌


50. 唐朝的对外关系


51. 唐代宗教

释奠,是朝廷祭祀孔子的大典,624年唐初一次释奠仪式上,唐高祖却邀请了儒佛道三教大师前来论道。从三教讲论的顺序,人们可以预见,本土道教会获得更多支持。道教之后也成为了唐的国教。武德八年(625)年,高祖下诏排定三教先后,老先、次孔、末后释宗。

西安市楼观台是道教圣地,老子在此著《道德经》。李世民延续其父的说法,更加明确宣称自己是李耳的后裔。666年正月,唐高宗李治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大典后高宗令全国各州置观、寺各一所,道教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有了国家支持的公观网络,高宗正式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道教在唐代宗教中的位置更加特殊。

唐玄宗同样尊崇道教,太清宫还留有唐玄宗注释道德经的石碑。唐朝大多数皇帝都以道教优先的既定方针大力扶持道教。道教组织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道士本身开始从在家向出家转变。唐代涌现出一大批高道,其中代表有唐初"药王"孙思邈及之后的叶法善。孙思邈著有《千金方》,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与孙思邈隐于江湖不同,叶法善则身居庙堂,经常出现在皇帝身边,高宗到玄宗历任皇帝都很信任他。

唐王朝尊崇道教压制佛教,引起佛教徒不满。双方就位次展开了激烈论战,佛道论战在高宗时达到高峰。唐王朝对佛教也给与了相当大的支持,李渊早年信奉佛法,李世民消灭王世充势力时也曾借助少林寺武僧。李世民继位之后,反思战争的残酷,在各地战场上建立寺庙以安慰亡灵,客观上促进了佛教的繁荣和发展。唐代也是汉传佛教成熟的时期,开始遍布全国。太宗时代,洛阳偃师人玄奘贞观三年629年,玄奘决心西行求发,从长安出发赴西域,历时十七年到达天竺。贞观十九年正月,玄奘回到长安,唐王朝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道旁瞻仰者数十万之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长安皇家大慈恩寺落成,皇太子李治恭请玄奘任首任主持,玄奘在此专心译经。664年,玄奘圆寂于玉华寺,高宗悲叹: 朕失国宝。

武则天即位后,佛教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武推倒此前道先佛后的排序,将佛教排于道教之前。佛教在武则天一朝得到很大发展,开宗立派、争峰竞秀,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南北禅宗的诞生和定性。 少林寺相传为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修禅的地方,北魏孝文帝年间,达摩大师从南粱而来,面壁于此,历时九年,首创禅宗。他告诉信众,修行首要是安心,安心的方法是修壁观,即心静得像墙壁一样坚定。

达摩祖师到少林寺时,带来一件木棉袈裟,相传为禅宗法脉传承人的传法信物。慧能为禅宗第六祖,大师兄神秀的师弟们认为是其骗走袈裟,结伴追杀慧能,慧能隐身在猎户中躲避追杀达五年之久。广东韶州的南华禅寺,是岭南最为著名的禅寺,这里供奉着六祖慧能的真身。南华禅寺,就是当年慧能弘法三十七年的道场。慧能提倡不立文字,提倡一切行住坐卧动作里也可体会禅的境界,形成了禅宗的南宗。 此时神秀在北方传授渐教,渐教的修行方式注重循序渐进,被成为北宗。南北两宗都自称正宗,南宗禅学影响逐渐遍布全国。武则天两次下诏恭请慧能北上京都,均被谢绝。慧能圆寂于712年,享年76岁。他生前的主要讲法由弟子法海整理成书,即为《坛经》。佛教历史上只有释迦牟尼的言行记录被称为经。一个宗派祖师言行录也被称为经的,慧能是绝无仅有的一位。

盛世的到来,使唐朝社会出现了一种包容的态度。开元天宝年间,唐朝对待宗教的态度已经由利用转变为促进融合。 开元二十三年,唐玄宗御注了道德经和金刚经,早在开元十年,唐玄宗就将御注的孝经颁布于天下。开元二十三年八月初五,朝廷进行了一次三教讲论活动,讲论中唐玄宗明确提出会三归一的态度。唐朝诗人普遍怀有宗教情怀。

三教不断走向融合是事实,佛教一枝独秀也是事实。安史之乱后,在动乱中求生存的广大民众大量涌入佛门。 佛寺增多一个僧徒,就是朝廷损失一个男丁的赋役。唐武宗在位时,开始颁布一道道反佛诏令。 会昌五年(845年),灭佛进入高潮,当年七月,武宗下令将绝大多数寺院拆毁,僧尼还俗。共有超过二十六万僧尼还俗,佛教势力受到极大打击,是为会昌灭佛

历史上三武一宗四次灭佛运动,起因相似,最后的反弹也惊人的相似。846年,武宗吃丹药中毒去世,李忱即位,是为宣宗,宣宗上台立即宣布复兴佛法,一些被毁的寺院重新建立,许多被迫还俗的僧尼有了重新出家的机会。唐懿宗时期,他对佛教的崇奉登峰造极,873年,他不顾朝臣规劝,派僧人前往法门寺,迎请释迦牟尼指骨舍利入长安,这是唐朝皇帝最后一次迎请佛骨舍利,也是最为隆重的一次。

许多外来宗教也在唐朝传入中国。 唐代,从宫廷到乡村,无不浸染在各种宗教的影响之下,各种宗教的自由竞争、良性发展,使唐朝文化呈现出多元局面,深深影响着中国思想文化后来的走向。 宗教和谐是唐代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